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天地间的和谐与崇敬之情。在紫坛之上,祭祀者心怀虔诚,寻求与神灵沟通的道路。他们恭敬地进行着庄严的祭祀仪式,服饰华美,场面宏大。
诗中描述了千童们排列成各种舞蹈队形,共同表达对天神的敬意和欢乐。九歌的演奏充满了和谐与美感,琴瑟之声汇聚成一片,与金鼓的节奏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神灵似乎被这种仪式所感动,降临于人间,给予祝福。
百官们各司其职,恭敬地完成各自的职责,献上丰盛的祭品。神灵不仅接受了这些物质的供奉,更感受到了人们内心的真诚与敬仰。诗中还提到了音乐与声音的力量,它们如同桥梁,连接着人与神的世界,使得仪式更加神圣而持久。
最后,诗中提到的声音远播,仿佛能吸引远处的凤鸟前来聆听,象征着神灵对这场仪式的满意与赞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严与神圣,以及人与神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楼台高下入清秋,林木萧萧叶有声。
回首西风几兴废,夕阳古寺是梁城。
吴时风景楚郊原,终古青山对郭门。
舰浦萧条陈郡废,寒鸦数点集孤村。
子城仍是旧时军,雉堞参差锁暮云。
惆怅九原不可作,刘伶坟对杜康坟。
遥塘飒飒响寒芦,觌面双峰近可呼。
独自归云庵外立,一钩新月照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