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子羽山长为不及同山行次余东发别余韵见寄因再用韵以谢二首·其二》
《黄子羽山长为不及同山行次余东发别余韵见寄因再用韵以谢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忆昨追随太史游,欠招吟脚共评秋。

自怜蒲柳难禁老,君向桑榆尽可收。

人物多从危世见,山林盍有好诗留。

和篇忽转云南去,便当同行云上头。

(0)
翻译
回忆起昨天跟随太史游览,未能一同吟咏赏秋色。
感叹自己如蒲柳般易老,而你却正值壮年,未来还有大好时光。
在动荡的时代里,人们多能展现出英雄本色,山林间也应留下佳作以流传。
你的诗篇忽然转向云南,那就如同与我一起翱翔在云端之上。
注释
忆昨:回忆起。
追随:跟随。
太史:古代官职,这里指有学问的人。
欠招:未能邀请。
吟脚:吟诗作对。
评秋:评论秋天景色。
自怜:自我怜惜。
蒲柳:比喻体弱易老。
禁老:抵挡衰老。
君:你。
桑榆:比喻晚年。
人物:人们。
危世:动荡不安的时代。
山林:自然环境,隐居之处。
盍:何不。
好诗:优美的诗篇。
和篇:应和的诗篇。
忽转:突然转向。
云南: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同行云上:像云一样自由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黄子羽山长未能一同登山游览的遗憾,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首联回忆与友人昔日的游历,遗憾未能共同赏秋。颔联以“蒲柳”自比,暗示自己年华易逝,而对方则在晚年仍有收获。颈联借历史人物在乱世中显现英雄本色,提出为何不能在山林间留下佳作。尾联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说若友人要去云南,他愿随风相随,意境生动,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海陵病中·其二

先生高卧了残冬,我亦年来不讳穷。

夜半打窗人不会,满天风雨角声中。

(0)

问晁伯宇疾二首·其一

晁子卧京城,岁月晚不用。

偷身出尘土,闭户忍疾痛。

客来不与语,有口吾懒动。

今年又请老,气力当少纵。

生平厌笔墨,弃去不复弄。

颇念白头亲,甘旨须子奉。

呻吟不衽席,妙语时一讽。

谁令稻粱谋,未答泉石梦。

鄙夫托未契,义实忧患共。

天定或胜人,寡固不敌众。

请公但缩手,保此清净供。

因书报安否,兼与问群从。

(0)

舟行次灵璧二首·其一

往来湖海一扁舟,汴水多情日自流。

已去淮山三百里,主人无念客无忧。

(0)

即事

经旬无客事亦少,多病闭门身更轻。

我自不能知许事,暮江斜雨送蛙声。

(0)

发召伯埭二首·其二

晓日烘窗不得眠,夹河高柳乱鸣蝉。

西风种种入愁思,更有长亭十里船。

(0)

寄朱时发

菱桥脊梁硬如铁,天下拄杖打不折。

倒骑佛殿出三门,南头学来北头说。

昔苗未生今作米,更判阿师三尺觜。

公但吸尽西江水,莫怕庭前簸箕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