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池封秩荷恩深,几许能声播士林。
笔底江山移造化,闲中风月纵清吟。
骑鲸忽断黄梁梦,挂壁空馀缘绮琴。
欲奠生刍嗟莫致,歌残楚些泪沾襟。
凤池封秩荷恩深,几许能声播士林。
笔底江山移造化,闲中风月纵清吟。
骑鲸忽断黄梁梦,挂壁空馀缘绮琴。
欲奠生刍嗟莫致,歌残楚些泪沾襟。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金中书舍人父文鼎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中以“凤池封秩荷恩深”开篇,点出先生在官场的显赫地位与朝廷的深厚恩泽,暗示其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接着,“几许能声播士林”一句,赞扬了先生在文坛上的影响力,他的诗歌广为人知,深受士林推崇。
“笔底江山移造化,闲中风月纵清吟”描绘了先生才华横溢,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观还是抒发个人情感,都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能将自然之美融入作品之中,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体现了先生在闲暇之时,仍能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通过吟诵诗歌来寄托情感。
然而,好景不长,“骑鲸忽断黄梁梦”一句暗示了先生的离世,如同梦境般突然而逝,令人惋惜。接下来,“挂壁空馀缘绮琴”则进一步强调了先生的音乐才华,琴声虽已消散,但其作品和技艺却如同挂在墙壁上的琴一样,永远留存于世。
最后,“欲奠生刍嗟莫致,歌残楚些泪沾襟”表达了诗人对无法亲自为先生献上祭品的遗憾,以及对先生离去的哀伤之情。通过“楚些”这一典故,进一步增强了哀悼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作品的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金中书舍人父文鼎先生的追思与敬意,不仅赞美了他的文学与艺术成就,更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深刻怀念。
白头老人照镜时,掩镜沈吟吟旧诗。
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
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我今幸得见头白,禄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无苦,只合欢娱不合悲。
缭绕府西面,潺湲池北头。
凿开明月峡,决破白蘋洲。
清浅漪澜急,夤缘浦屿幽。
直冲行径断,平入卧斋流。
石叠青棱玉,波翻白片鸥。
喷时千点雨,澄处一泓油。
绝境应难别,同心岂易求。
少逢人爱玩,多是我淹留。
夹岸铺长簟,当轩泊小舟。
枕前看鹤浴,床下见鱼游。
洞户斜开扇,疏帘半上钩。
紫浮萍泛泛,碧亚竹修修。
读罢书仍展,棋终局未收。
午茶能散睡,卯酒善销愁。
檐雨晚初霁,窗风凉欲休。
谁能伴老尹,时复一闲游。
怜君不久在通川,知已新提造化权。
夔卨定求才济世,张雷应辨气冲天。
那知沦落天涯日,正是陶钧海内年。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