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扉献幽异,十步九攒青。
常以崄为绝,不知空更灵。
樛香云溜写,谷午日光亭。
何俟桃花水,居然问采苓。
山扉献幽异,十步九攒青。
常以崄为绝,不知空更灵。
樛香云溜写,谷午日光亭。
何俟桃花水,居然问采苓。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小径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扉的幽静与青翠,以及险峻与空灵的自然之美。樛枝上飘散着香气,云水潺潺,山谷中阳光洒落,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山扉献幽异,十步九攒青。” 开篇即点出山间小径的独特魅力,每走十步就有九处被青翠环绕,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意境。
“常以崄为绝,不知空更灵。” 这两句转折,描述了山道的险峻,但同时也暗示了其背后的灵性与神秘。险峻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更深层次的灵性世界的桥梁。
“樛香云溜写,谷午日光亭。” 描述了山道两旁的景致,樛枝上弥漫着香气,云水在其中流淌,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而山谷之中,在正午时分,阳光洒落在亭台之上,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温暖。
“何俟桃花水,居然问采苓。”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追求。桃花水是春天的象征,采苓则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隐喻,代表了对自然之美的探索与追求。诗人似乎在说,不必等待桃花水的到来,此刻已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小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吴中年少今吴君,睢盱不揖风尘人。
负图担簦常独往,布袍如雪时时新。
来窥禹穴藏书处,又向蓬山望烟雾。
手持白笔摇青天,贝阙琼楼入词赋。
海云扶身身更轻,海水洗眼眼更清。
耸身灵飙白日举,灵飙堕处霞为城。
霞城高标天影空,石梁秋色人如蓬。
山僧若肯乞人住,为余洒埽云中峰。
馀杭母酒壶公药,卖药买酒自斟酌。
四明山心去复来,一往逍遥竟何托。
当年漾舟赵村好,青玉案前栗如枣。
黄衣送我落青天,瀑布当门坐秋草。
三月三日九月九,一日辞家家在否。
今来又是几春秋,直得先生几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