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年少今吴君,睢盱不揖风尘人。
负图担簦常独往,布袍如雪时时新。
来窥禹穴藏书处,又向蓬山望烟雾。
手持白笔摇青天,贝阙琼楼入词赋。
海云扶身身更轻,海水洗眼眼更清。
耸身灵飙白日举,灵飙堕处霞为城。
霞城高标天影空,石梁秋色人如蓬。
山僧若肯乞人住,为余洒埽云中峰。
吴中年少今吴君,睢盱不揖风尘人。
负图担簦常独往,布袍如雪时时新。
来窥禹穴藏书处,又向蓬山望烟雾。
手持白笔摇青天,贝阙琼楼入词赋。
海云扶身身更轻,海水洗眼眼更清。
耸身灵飙白日举,灵飙堕处霞为城。
霞城高标天影空,石梁秋色人如蓬。
山僧若肯乞人住,为余洒埽云中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吴君的年轻才子,他风度翩翩,不拘礼节,独自往来于世俗之间,衣着简朴却时常焕然一新。他前往探寻古代圣贤留下的遗迹,如大禹治水的洞穴和蓬莱仙境,眼中所见皆是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手持白笔,仿佛在青天之下挥洒自如,其文采斐然,如同进入了一幅幅精美的词赋画卷之中。
吴君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海云托举着他,使他显得更加轻盈;海水洗涤了他的双眼,使得他的目光更加清澈。他似乎能驾驭灵风,随风而起,直冲云霄。当灵风吹落之处,霞光汇聚成城,霞光之城矗立于云端,映照出一片空灵的天际。山中的僧侣若愿意接纳他,他愿为他们清扫云中的山峰,与他们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超脱。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吴君这位才子的独特风采,以及他在自然与人文景观中自由翱翔的精神世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品格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