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昔日朗州刺史贤何多,考功右史名不磨。
当时岂亦为名计,民自思之相与纪。
如何后世异于是,我自为我民为尔。
但忧潦浸务安居,不虑旱年当使水。
一时掘凿恐不深,今日车戽乃无地。
常闻退之勇词讼风伯,甫也亦欲鞭起雷公洗吴越。
我知二子属风雷,引喻政合离骚辙。
虽然柳州䄍说义甚显,神且逃难吏何免。
君不见昔日朗州刺史贤何多,考功右史名不磨。
当时岂亦为名计,民自思之相与纪。
如何后世异于是,我自为我民为尔。
但忧潦浸务安居,不虑旱年当使水。
一时掘凿恐不深,今日车戽乃无地。
常闻退之勇词讼风伯,甫也亦欲鞭起雷公洗吴越。
我知二子属风雷,引喻政合离骚辙。
虽然柳州䄍说义甚显,神且逃难吏何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怀昔》,通过对朗州刺史的怀念,表达了对古代官员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情怀的赞扬。诗中提到的朗州刺史和考功右史,他们的事迹深入人心,不为个人名利,而是真心为民着想,百姓因此铭记在心。诗人感慨后世官员与前贤相比,有的只考虑自身利益,忽视了民众的安居乐业,甚至在水利建设上缺乏长远考量。
诗人引用韩愈和杜甫的事迹,强调他们勇于改革,如同风伯和雷公,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然而,他也指出柳州的某些官员虽然倡导道义,但在实际政务中仍存在问题,神明尚且能避难,官吏却难以完全避免责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既赞美了古代官员的美德,也批评了现实中的某些弊端,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