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庭玉树已成尘,十里台城柳不春。
留得景阳宫井在,他年更欲辱何人。
后庭玉树已成尘,十里台城柳不春。
留得景阳宫井在,他年更欲辱何人。
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了对过往繁华与衰败的深刻感慨。首句“后庭玉树已成尘”运用典故,暗指南朝陈后主的荒淫无度,象征着昔日的荣华已化为乌有,如同玉树凋零,只剩下尘埃。接着,“十里台城柳不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衰败景象,即使在广阔的台城边,曾经生机勃勃的柳树也失去了春天的活力,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种沉寂与萧瑟之中。
“留得景阳宫井在,他年更欲辱何人”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景阳宫井作为历史的见证,提醒人们勿忘前车之鉴。诗人似乎在问:如果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还有谁能承受得起?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哀叹,也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希望人们能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批判,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深思。
胸中空峥嵘,尺寸未藉手。
开窗纳钟山,江南是吾有。
区区丘壑恋,用意颇自负。
吴楚一蹉跎,花时隔杯酒。
得闲乃坐误,乱至复谁咎。
惜哉鱼乌乡,遂令虎豹守。
徙薪已无及,增灶不可狃。
九鼎方沦渊,破甑那回首。
忽闻解兵令,其衷殆天诱。
去灰待收拾,于汝亦云厚。
径荒就芜蔓,树槁变衰丑。
意惟倾青溪,庶可涤尘垢。
严城夜再起,独啸谁与友。
虫声和月色,慰此循墙走。
怀归恐无期,辟地宁可久。
何处觅高原,河清俟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