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蜀五首·其五韦兵曹臧文》
《贻蜀五首·其五韦兵曹臧文》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

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

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

(0)
注释
处处:到处。
侯门:显贵人家。
曳裾:依附,拉住衣襟,比喻投靠权贵。
人人:每个人。
蜀尚书:蜀地的尚书,指一位高级官员。
摩天:接近天空,形容极高。
气直:刚直的气概。
山曾拔:形容气概之盛,有移山之力。
澈底:清澈到底。
心清:心灵纯净。
水共虚:像水一样空明,比喻心无杂念。
鹏翼:大鹏的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能力。
已翻:已经展开,比喻已经有所作为或即将高飞。
君好去:祝你好运,一路顺风。
乌头:比喻自己,古代以黑发为美,这里自谦为尚未成就之人。
未变:没有变化,没有取得成就。
殷勤:诚恳热心。
为话:交谈,述说。
深相感:深深地感到彼此的情谊。
冯谖:战国时齐人,孟尝君的门客,曾弹铗而歌,要求食鱼,比喻期望得到恩赐。
待食鱼:等待别人的恩赐生活。
翻译
到处都是显贵人家可以去依附,人人都争相侍奉这位蜀地的尚书。
他那刚直的气概直冲云霄仿佛能拔起高山,他那清澈的心灵像清水一样空明无垢。
你已展翅高飞如同大鹏,我祝福你前程远大,而我仍无所变化,该如何是好。
我恳切地与你交谈,深感相互的情谊,我不会学那冯谖去期待别人赐予鱼肉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作品,名为《贻蜀五首·其五》。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个人处境感慨的诗句。

“处处侯门可曳裾,人人争事蜀尚书。”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某个地方,每个人的衣摆都能拂过贵族的大门,这种排场显示出人们对于权力中心的趋之若鹜。这里的“侯门”指的是有权势的人家,“曳裾”则是比喻达官员或士人,他们为了争取到蜀地尚书(即地方政府的重要职位)而不遗余力。

“摩天气直山曾拔,澈底心清水共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内心世界。这里的“摩天”意味着高远的抱负,“气直”则是指性格坚毅不屈,“山曾拔”则可能是比喻,表示诗人有拔山盖世之举的雄心壮志。接着,“澈底心清水共虚”强调了诗人的内心如同清澈见底的泉水一般纯洁,且不为外界诱惑所动。

“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在这里,诗人用“鹏翼”比喻那些早已飞得很高的人(可能是指朋友),而自己则像是尚未变化的乌头(即乌鸦)。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的自我怀疑。

“殷勤为话深相感,不学冯谖待食鱼。”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他们的交谈充满了温馨和共鸣。同时,通过“不学冯谖待食鱼”的典故(冯谖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以智慧著称),诗人强调自己并非像冯谖那样等待机会来临,而是主动去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有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也有对个人前途和抱负的思考,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其四

散衣行处雨初凉,庭院谁家柳暗墙。

倚杖南轩看修竹,快人解箨玉苍苍。

(0)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其九

无双自昔擅家声,春色都还细柳营。

中的聊为万人杰,飞觥要使百壶倾。

三湘父老传风化,十郡儿童识姓名。

武纬文经俱不乏,桑弧蓬矢见平生。

(0)

题善化陈令兰室

种性难教草掩藏,苍然小室为谁芳。

槲培几案轩窗碧,坐款宾朋笑语香。

糁地露英犹洁白,快人风度更纤长。

议郎嗜好清无滓,独有幽兰可比方。

(0)

谢大沩空印禅师惠茶

钟鼓五千指,翔空楼殿开。

不知大沩水,何尔小南台。

让子鈯斧信,閒禅春露杯。

故应念岑寂,先寄出山来。

(0)

次韵云庵老人题妙用轩

开轩閒隐几,万象竞趋陪。

风揭松声去,云推山色来。

观身真作梦,视世一浮埃。

日暮庭阴转,幽禽接趐回。

(0)

秋夕示超然

夜色已可掬,林光翻欲流。

一钩窥隙月,数叶搅眠秋。

清境扶归梦,残缸替客愁。

搜诗时画席,忽觉此生浮。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