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剪取吴淞,拖蓝脱写春江本。
山眉翠展,浆牙花绉,木兰安稳。
风响菰蒲,波鸣?盎,远天无尽。
念少年游泳,钓床渔具。触惹处便难忍。
回首故园樱笋。被东风、水乡牵引。
绿杨堤外,饧箫粥鼓,清明天近。
碧涧香芹,银刀鲜鲫,梦归无准。
问当时、渔弟樵兄,且未许先生隐。
何人剪取吴淞,拖蓝脱写春江本。
山眉翠展,浆牙花绉,木兰安稳。
风响菰蒲,波鸣?盎,远天无尽。
念少年游泳,钓床渔具。触惹处便难忍。
回首故园樱笋。被东风、水乡牵引。
绿杨堤外,饧箫粥鼓,清明天近。
碧涧香芹,银刀鲜鲫,梦归无准。
问当时、渔弟樵兄,且未许先生隐。
这首《水龙吟》是清代诗人蒋士铨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景图。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江水的清澈与生机,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何人剪取吴淞”,开篇即以设问引出,仿佛在询问谁将这如画的江南春江景象裁剪下来,定格成一幅画卷。接着,“拖蓝脱写春江本”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春江的色彩,如同用蓝色的布料描绘出的江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山眉翠展,浆牙花绉,木兰安稳”三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山峦呈现出翠绿的颜色,仿佛展开的眉毛;浆叶上的花朵皱褶,增添了几分生动;木兰船在江面上平稳地行驶,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
“风响菰蒲,波鸣?盎,远天无尽”几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风吹过菰蒲的声音,波浪拍打船舷的声响,以及远处天空的辽阔无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
“念少年游泳,钓床渔具。触惹处便难忍”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江中游泳、钓鱼等活动的喜爱,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
“回首故园樱笋,被东风、水乡牵引”两句,将思绪拉回到故乡,春风拂过水乡,樱花与竹笋竞相生长,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绿杨堤外,饧箫粥鼓,清明天近”描绘了清明时节,绿杨环绕的堤岸上,传来阵阵箫声和粥鼓声,预示着节日的临近,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碧涧香芹,银刀鲜鲫,梦归无准”则通过描述碧绿的山涧、香气扑鼻的芹菜、新鲜的鲫鱼,以及无法确定的梦境,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问当时、渔弟樵兄,且未许先生隐”一句,以疑问的形式结束,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像渔夫和樵夫那样隐居于山水之间,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自由,但又犹豫不决。
整首词通过对江南春江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