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红千树,繁开夺艳霞。
月明寒食雨,春老上阳花。
辇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
东风葵麦浪,回首野人家。
远近红千树,繁开夺艳霞。
月明寒食雨,春老上阳花。
辇路迷游躅,宫词入梦华。
东风葵麦浪,回首野人家。
这首元代张翥的《清明游包家山(其一)》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郊外的绚丽景象。首句“远近红千树”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红花烂漫,仿佛连远方的景色也被染上了鲜艳的色彩,与晚霞争艳。"繁开夺艳霞"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盛开的繁盛和艳丽,犹如云霞般灿烂。
第二句“月明寒食雨”则转而描绘夜晚的清明节,月光皎洁,细雨蒙蒙,为这春日增添了几分清冷和哀愁。"春老上阳花"暗示春天即将逝去,上阳宫中的花朵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透露出淡淡的离别与岁月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辇路迷游躅”描绘了游人如织,道路被踏得纷乱,显示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宫词入梦华”则通过宫中传来的歌谣或诗句,引人遐想,增添了诗意的梦境色彩。
最后两句“东风葵麦浪,回首野人家”以自然景物收尾,春风中的葵花田如同麦浪翻滚,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淳朴,诗人回首望去,不禁对平凡的农家生活心生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游历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变迁,以及人间烟火与宫廷生活的对比,富有情感与画面感。
士学何漫漫,近习忘远绍。
文章多自名,谁出得高调。
子才希世珍,拔俗起孤峭。
如解万里骏,不以羁縻要。
篇章缀清新,霞电绚天彯。
夜归借之读,掩纸疑有耀。
洗手脱世尘,飞身就遐眺。
舌骨谁谓朽,死魄如可召。
缩手不愿学,神巧谢人妙。
余材生何偏,日月费吟啸。
收奇欲身名,揽古愿独吊。
平生勇前争,未始却自料。
一日接大敌,说舌忽忘挑。
如秋九磨镜,迫我以丑照。
贪观朝日明,退失两目瞭。
愿假斧斤惠,刻形近天肖。
寄声诚甚勤,献璞定逢笑。
初正布新和,馀腊争近候。
升腾阳力微,恇怯老阴斗。
江云荡空碧,疏雨沐清昼。
林梢释冬枯,土蘖壮春簇。
萎蕤风日舒,刻画山野秀。
关关先春鸟,格磔弄晴咮。
无人与调和,终日自嘲诟。
唯君卜近适,过我许来就。
迁延日屡蹉,叹惜月复彀。
人生诚多故,世事那可究。
惟当自推置,障绝俗虑寇。
休闲倘能偷,疏懒当自宥。
徒行苟惮劳,借马欲谁厩。
清沽如定携,佳客可先购。
勉之无使迟,梅萼已堪嗅。
莫叹年来雪句迟,雪迟诗句更依微。
风来海国盐波涸,春入仙田玉气肥。
雏鹤暖娇摇羽脱,老龙枯痒退鳞飞。
天工人代如端的,安得吾能及九畿。
丈夫不合自穷愁,藜藿先须天下忧。
君不唐虞皆我罪,民推沟壑更谁尤。
须将兼济为吾事,若只诚身亦我羞。
满纸古人皆有道,如其所学愿轲邱。
心贪进退适全宜,上印飞书剧去翚。
荐口不加张柬老,明朝竟放孔戣归。
黄堂合有遗思在,青史还留后世稀。
此去江湖见鸥鸟,为言今合信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