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三十七》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三十七》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梁燕先秋向海门,梨花欲落正黄昏。

天心放我三竿睡,月晕偷谁五色文。

扪颈连头疑赘肉,拦腮掴掌认精魂。

相逢歧路鸱夷子,落魄须臾冥漠君。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以甘蔗生长为题材,通过描绘梁燕归巢、黄昏梨花凋零的景象,寄寓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梁燕先秋向海门”,写梁上的燕子在秋天来临之际飞向海边,暗示时光流转,季节更迭。次句“梨花欲落正黄昏”,进一步渲染了暮色苍茫的氛围,梨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第三句“天心放我三竿睡”,诗人借“天心”表达自我超脱,仿佛得到自然的许可,可以安然入睡,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第四句“月晕偷谁五色文”,运用拟人手法,将月晕的色彩比拟为偷窃,形象地描绘出月光斑斓的迷人景象,也暗含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第五、六句“扪颈连头疑赘肉,拦腮掴掌认精魂”,诗人通过自嘲式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琐事的反思,认为生活中的烦恼如同赘肉,而真正的精神追求才是灵魂的核心。最后两句“相逢歧路鸱夷子,落魄须臾冥漠君”,以“鸱夷子”和“冥漠君”两个典故,比喻自己在人生的岔路口迷失,感叹命运多舛,人生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王夫之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的洞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沉思。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杂咏

独坐空堂中,时隐南郭几。

悠然万虑消,止水清见底。

无端一物交,倏尔两念起。

因两遂生万,棼纭不可纪。

静定动亦定,乌用著些子。

鉴空而衡平,君当会斯理。

(0)

靖公弟至

荒城兀坐对灯残,归计先愁百八滩。

尔又远来余未去,高堂清泪几时干?

(0)

芭蕉雨.秋雨

帘捲一天霁色,喜连宵风雨,收今夕。

一霎晚云如墨,无端带暝连阴,作成深黑。

点个灯儿闷绝,细把闲愁忆。忆多时、忘却窗前滴。

重倾耳、陡惊心,又是惨惨凄凄,萧萧飒飒。

(0)

芍药

梅花开遍杏花香,桃李争妍暨海棠。

芍药不嫌春欲老,后看未始怨东皇。

(0)

香山歌

惟昔江上社,卓荦万历间。

盛名说九子,韵事垂香山。

名花艳高楼,翛然绝尘寰。

中有黄介子,清节成殷顽。

文章特小事,高风不可攀。

嘉会难再得,往事如云烟。

昔贤归山邱,寂寞二百年。

兹山犹旧山,今贤非昔贤。

伊余上香山,浩歌问青天。

独唱谁余和,白云相对间。

愿追昔贤风,兴来自成篇。

(0)

盘莲

一片玉盘水,何殊玉井天。

移来菡萏种,行作鸳鸯莲。

尺寸耕泥浅,东西置藕偏。

最怜三两叶,珠已泻光妍。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