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明月独当天,四个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日头平上照无边。
可怜明月独当天,四个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日头平上照无边。
这首诗以“谶”为题,作者为南北朝时期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诗中以“明月”象征佛法的光明与真理,而“四个龙儿”则可能寓指四弘誓愿或四摄法等佛教修行的要义。诗中描绘了明月高悬,四个龙儿各自迁徙的情景,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修行者的自由选择。东西南北的奔波,寓意着修行者在世间四处寻找真理的过程,而“日头平上照无边”则表达了佛法普照一切,无所不至的境界。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大,以及修行者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
相逢未问有诗新,识得全然少得人。
莫怪世间多不爱,翰林憔悴少陵贫。
往岁客闽岭,满目皆黄茅。
而今居魏塘,白水漫平皋。
举头无所见,惟闻风怒号。
我身如枯蘖,雨露自相辽。
又如在寒谷,终岁雪霜骄。
四顾万物春,悽然不自聊。
复思毕竟空,更使心陶陶。
酿酒尝苦薄,种花尝苦彫。
酒乃乱性具,花为眩目妖。
弃置不复近,树竹延清飙。
况有手植松,雨夜能萧萧。
瞑目存黄庭,屏居非慕高。
所愿侣松竹,迟以延松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