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缭绕日华西,柳外旌旗簇仗齐。
绿水接连青琐近,黄莺飞过画桥低。
朝回席上焚香坐,诗就屏间纵笔题。
独有邹枚曳裾客,每因献赋上丹梯。
五云缭绕日华西,柳外旌旗簇仗齐。
绿水接连青琐近,黄莺飞过画桥低。
朝回席上焚香坐,诗就屏间纵笔题。
独有邹枚曳裾客,每因献赋上丹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首句“五云缭绕日华西”,以五彩祥云和夕阳余晖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温馨的氛围,暗示了读书之地的神圣与美好。接着,“柳外旌旗簇仗齐”一句,通过描绘旗帜与仪仗的整齐排列,不仅展现了环境的肃穆,也暗含了对知识与学问的尊重与敬畏。
“绿水接连青琐近,黄莺飞过画桥低”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绿水与青琐相映成趣,黄莺轻盈地飞过画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寓意着知识的传播与智慧的启迪。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知识力量的颂扬。
“朝回席上焚香坐,诗就屏间纵笔题”描绘了文人在闲暇时焚香静坐,挥毫泼墨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找到灵感与创作的空间。
最后,“独有邹枚曳裾客,每因献赋上丹梯”以典故引入,邹枚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此处借指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通过献赋的方式,得以接近权力中心,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也隐含了对当代文人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生活的高雅与深邃,以及他们对知识、艺术和理想的不懈追求。
朔风狂惊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
颔珠千载化老寋,一变为回鐍川键。
蚕丛簸弄几为翻,欲捲全蜀沦腥膻。
瞿塘下连沧海脉,愁积溟涨牵鳌极。
臣冰呼天天不闻,快斥金翅清江氛。
连环不解万古铁,阳侯依旧千江月。
紫庭登奏尤其元,西州之功不补愆。
清源血食天地久,其于冰兮亦何有。
年时今日,御双凫曾到、蓬壶方丈。
元是王孙生此夕,红紫娇春成行。
数曲栏干,一双蓂荚,正傍瑶阶长。
风帘斜处,有时新燕来往。
犹记不住称觞,挥毫著语,更与书扁榜。
转首还逢汤饼客,景物依然和畅。
待赋新词,说些消息,教倩飞琼唱。
南班虚席,看随丹诏东上。
荣喉娇脆,燕体轻盈,争翻妙舞新声。
元是君侯生日,爽气澄清。天应人为献寿。
春着意、花也留情。恣豪饮,似流觞曲水,前度兰亭。
况遇湖山官满,无一事、身心分外安宁。
买个归舟,随鸥趁鹭长征。
逢时了些事业,还未遇、月钓云耕。
世尘外,看西真桃熟,南极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