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送僧归日本·其四》
《拟送僧归日本·其四》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别去上星槎,沧溟道路赊。

夷音宜咒呗,左衽自袈裟。

演法从天竺,传灯到海涯。

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拟送僧归日本》组诗的第四首,通过描绘一位僧人即将远赴日本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僧人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别去上星槎”,以“星槎”比喻僧人乘坐的船只,形象地表达了僧人即将离开的场景,同时暗示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沧溟道路赊”进一步强调了僧人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大海无边,道路遥遥,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夷音宜咒呗,左衽自袈裟”,则描绘了僧人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状态。夷音,指的是外国的语言,暗示僧人将面对语言不通的困难;咒呗,佛教中的唱诵仪式,表明僧人会以宗教仪式来适应新环境;左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服装样式,这里象征着僧人将融入日本的文化习俗。这两句体现了僧人对异域文化的尊重与适应。

“演法从天竺,传灯到海涯”两句,赞美了僧人的使命与精神。天竺,古代印度的称呼,这里泛指佛教的发源地,意味着僧人将传播佛法至遥远的地方;传灯,则是佛教中传递智慧之光的象征,表明僧人不仅传播佛法,更是在心灵上照亮他人。这两句赞扬了僧人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伟大精神。

最后,“不知千劫里,何劫到中华”表达了对僧人旅程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千劫,佛教中形容时间极其久远,这里用来形容僧人旅程的漫长;何劫,意为在哪个劫数内能够回到中华,表达了对僧人安全归来的深深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程的描绘,既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赞美,也蕴含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冈山树色

蔚然呈秀气,树绿满冈山。

晓谷轻烟锁,青林薄雾关。

交柯如斗翠,密叶转怡颜。

掩映晴川景,参差曲径湾。

枝疏秋欲老,干古月来閒。

凭眺如堪陟,云梯望可攀。

(0)

阿里港閒行

曳杖携朋度港西,参差陌路几番迷。

白云满地苍苔湿,流水一湾漠野齐。

错落村庄狺吠犬,萧疏竹树叫山鸡。

虎溪三笑疑非我,兴尽归来夕照低。

(0)

古砚

何代传来万石君,星霜久远已难分。

模糊篆迹先人制,彷佛铜台旧瓦纹。

外剥中坳经几主,书残笔秃失同群。

漫云老惫终无用,此物天留佐博文。

(0)

方司马惠九头柑柬谢限三字

海壖残腊试霜柑,才挹清香兴已酣。

采自千头金颗重,携来九瓣玉浆甘。

种传瓯粤原无匹,宴饮华林旧赐三。

不是乘槎远行役,殊方佳味那能谙。

(0)

夜雨

细雨萧斋夜,寒毡冷似霜。

地炉频煮酒,倾尽一壶觞。

展卷翻细帙,挑灯对短章。

文坛灵不抿,剑气吐光芒。

(0)

金瓜茄

不是东陵种,篱间别弄辉。

冰纨澄夏簟,黄绢剪秋衣。

承露鹅儿嫩,迎风杏子肥。

依稀明月下,疑自凤池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