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垣东畔词臣署,曾种琅玕万个清。
一上金台二十载,看图长是忆南京。
紫垣东畔词臣署,曾种琅玕万个清。
一上金台二十载,看图长是忆南京。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竹赠人归南京》。诗中以“紫垣东畔词臣署”开篇,巧妙地将诗人自身身份与所处环境相联系,暗示其为朝廷文官。接着,“曾种琅玕万个清”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竹子比作清廉之士,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一上金台二十载”描绘了诗人长期在京城任职的经历,其中“金台”借指朝廷或皇宫,暗含了诗人对权力中心的深刻体验。“看图长是忆南京”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繁华京城,心中仍常怀对家乡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追求、对仕途生涯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情感丰富,寓意深远。杨士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物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解嘲诗》【明·屠滽】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亦尝论此辈,怀毒犹?蜂。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https://shici.929r.com/shici/VPj5Ydb.html
东海鸷禽身干小,毛紧骨耸睛皎皎。
就赪饱饲十年肉,要与郅都同一考。
掌中久矣无鴐鹅,报主但未呈枭剽。
壤间鸱鼠坐龌龊,何足当拳乃轻挢。
拙鸱以逸待尔劳,竭力睢盱仰张爪。
捽头陷目出不备,两点华星光莫晓。呜呼!
勇不可恃,志不可盈。
拙鸱瞠目笑尔盲,尔鸷不复言功名。
细雨帘栊复送春,倦游肌骨对愁人。
一番樱笋江南节,九十光阴镜里尘。
夜与琴心争蜜烛,酒和香篆送花神。
东君类我皆行客,萍水相逢又一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