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民岂为事春游,衣食根源廑访谋。
暇亦寻山浑惬意,昔曾历处忆从头。
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阴绿渐稠。
写照恰欣披玉磬,片时不觉画中留。
观民岂为事春游,衣食根源廑访谋。
暇亦寻山浑惬意,昔曾历处忆从头。
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阴绿渐稠。
写照恰欣披玉磬,片时不觉画中留。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欣赏。首句“观民岂为事春游”,诗人并非单纯为了春游而观察民众,而是通过观察民众的生活状态,体悟到衣食来源的重要性,体现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接着,“衣食根源廑访谋”进一步强调了衣食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根本问题的深思。
“暇亦寻山浑惬意,昔曾历处忆从头”两句,展现了诗人闲暇时寻山的乐趣,以及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和对过去经历的珍视。接下来,“花初经雨红犹浅,树欲成阴绿渐稠”描绘了雨后花开、树木生长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成长与繁衍。
最后,“写照恰欣披玉磬,片时不觉画中留”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之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让人沉醉其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屏翳驱驰云阵疾,西山犹衔半轮日。
迅雷震地窗户摇,急雨翻盆沟浍溢。
紫电烧空天为低,黑风逆浪海欲立。
纵多虐魃未为殃,直使长鲸那暇吸。
草木号呼山鬼惊,珠玑乱迸鲛人泣。
曲畦走水白纷纷,稚穗抽芒青戢戢。
童稚休传蜥蜴歌,仓箱行贮生民粒。
枝端发翠喜濯枝,池面凝沤占戴笠。
猛省呼晴鸠妇鸣,旋看突涨鱼儿出。
窗扉共赏一襟凉,屋漏俄惊半床湿。
鸥鹭盟边引望遥,芭蕉声里催诗急。
请君速著瑞雨颂,要上新编华萼集。
夜閒得安寝,方期万事休。
那知清梦中,蚁穴有胜游。
朝把南柯麾,暮猎龟山头。
停杯犹未举,俯仰二十秋。
等为幻缘缚,名实或相浮。
邯郸囊中枕,径渡竹叶舟。
俄顷失所历,变灭随东流。
游仙岂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无梦,偶梦非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赋感甄,空贻方策羞。
何当破诸妄,自足销沉忧。
政使对痴人,言之亦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