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
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
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
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
臣结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鹃再拜诗。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
同来野僧六七辈,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书磨崖碑后》,通过对春风吹过浯溪,诗人扶藜读碑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忠臣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唐明皇晚年昏庸,导致国家动荡,如明皇不思长远,李辅国专权,宫闱内外危机四伏。他以“臣甫杜鹃再拜诗”表达对忠臣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忠贞之士被忽视的不平。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一同前来观碑的僧侣和文人,他们共同见证历史遗迹,感受前朝的沧桑与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西风先冷银床树,黄花自开三径。
畅酒杯宽,狂簪帽侧,萧散临泉窥影。
芳辰共永,浅一缕清寒,旧愁浇醒。
梦锁空山,趁潮津鼓漫催暝。
当时云意共懒,翠虬方卧稳,姿媚幽靓。
旋托微波,徐看溅玉,招隐诗声流咏。秋阴变景。
但鲛织沉吟,蜃云销凝。素客重携,淡鸥能为领。
暗尘惊转烛。送华堂归客,春波如麴。笙箫咽寒玉。
有明妆窈窕,自伤幽独。庭花簌簌。
夜潮生、东风又促。
算游丝、飞絮牵萦,天远泪痕相续。枨触。
长门买赋,词客千金,此情谁属。蛾眉漫蹙。
今古事,几歌哭。
但飘零休恨,天涯看遍,芳草无人更绿。
问伊家、除了周郎,为谁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