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二》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

我到东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0)
注释
二星:指边疆或偏远之地的星星,可能象征边疆地区。
徼外:边疆之外,徼指的是边界。
通蛮服:与蛮荒之地相通,蛮服指未开化的边远地区。
五夜:即五更,大约凌晨3点到5点,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灯前:在灯光下。
草御文:起草给皇帝的文件或诏书,御文指皇帝的文书。
我到东川:作者到达东川地区。
恰相半:正好行程或时间过半。
向南看月:面向南方观看月亮。
北看云:同时向北边眺望云彩。
翻译
边疆之外的两颗星连接着蛮荒之地,五更时分灯下起草皇帝的诏书。
我到达东川恰好行程过半,向南望着月亮向北看着云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唐代文人出使蛮荒之地的情景。"二星徼外通蛮服,五夜灯前草御文"两句表明诗人身处边远之地,与未开化的民族交流,并在昏暗的灯光下赶写公文。这里“二星”可能指某些特定的星象,用来辨别方向或纪录时间,而“蛮服”则是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显示了作者所处地域之偏远。

"我到东川恰相半"一句,诗人自述其行至东川时正值旅途中段,可能暗示了一种心灵上的徘徊和不确定感。紧接着的“向南看月北看云”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的情感流露,他或许在仰望天际,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边塞行者孤独、思念以及对远方故土的眷恋之情。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秋怀八首奉同文峰司徒用杜韵·其一

病夫生事只山林,竹树秋来幸郁森。

花露滴枝晨细细,洞云垂地昼阴阴。

时移妙达循环理,岁晏偏增伏枕心。

夜漏渐长愁不寐,更堪江渚拂清砧。

(0)

丙申新正试笔和舍弟韵

七十行年祇欠三,清时无补自知惭。

轻寒枕上慵朝起,细雨樽前剧夜谈。

春意熙熙人自乐,病怀黯黯我何堪。

卖花声在东风外,红白江梅共一担。

(0)

西园眺望

五月不来溪上游,溪云犹自伴溪流。

虽非给事茱萸沜,绝胜郎官鹦鹉洲。

半顷稻花迷浴鹭,万株桑柳报新秋。

何当更挈同心者,小酌微吟尽日留。

(0)

春思

莺啼燕语画楼东,丽日轻云护绮栊。

香篆暖飘烟缕碧,花房晴滴露珠红。

缠绵客思王孙草,摇荡春光少女风。

暗想多情惟落絮,时时飞入绣帘中。

(0)

荆南舟中寄华容孙景贤

故人不见十年馀,闻就华容早卜居。

湖上屡停千里棹,岭南不寄一行书。

别来每恨知心少,老去翻令会面疏。

题句荆南烦去客,早春问讯向茅庐。

(0)

登汉江楼次张黄门韵二首·其二

春光方浩荡,岚翠转霏微。

雪浪摇歌扇,汀兰袭舞衣。

素鳞时泼泼,轻燕已飞飞。

景物看如此,从教缓缓归。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