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塘道中》
《石塘道中》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高城落月雁飞斜,数亩沙田稻亦花。

路绕曲河十八度,人栖■石两三家。

堠烟山霭争明灭,戍笛秋声并惨嗟。

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tángdàozhōng
míng / tángshùnzhī

gāochéngluòyuèyànfēixiéshùshātiándàohuā

ràoshírénwǎnshíliǎngsānjiā

hòuyānshānǎizhēngmíngmièshùqiūshēngbìngcǎnjiē

wéndàosōngtíngqiǎntànshíshíchóubèishúzh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石塘道中的景象。首句“高城落月雁飞斜”,写出了高耸城墙边,残阳西下,大雁斜掠而过的凄清画面。接着,“数亩沙田稻亦花”描绘了沙地农田里,稻谷已开始开花,呈现出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

“路绕曲河十八度”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穿过十八次河流,显示出道路的崎岖和漫长。而“人栖■石两三家”,则点染出稀疏的村落,人们居住在石头建造的小屋中,生活简朴宁静。

“堠烟山霭争明灭”通过烽火台的炊烟与山间的雾气交织,展现了傍晚时分的朦胧之美,而“戍笛秋声并惨嗟”则借戍楼笛声,传达出一种悲凉的秋意和戍卒的哀叹。

最后两句“闻道松亭遣探骑,时时愁被熟夷遮”,表达了诗人听说前方松亭有侦察骑兵,担心他们可能会遭遇敌人的阻挠,流露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塘道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忧患意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贺熊克进九朝要略转一官

翰苑前资汉硕儒,苦心何翅十年馀。

修成当代将来法,读尽生平未见书。

黄帕奏篇登御府,紫纶加秩下宸除。

近臣已是闻天语,鸾鹊催归定不虚。

(0)

喜迁莺·其二塞上词

边城寒早。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

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

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

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缥缈。

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

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

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

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0)

通真观

璇璿非复旧宫坛,独向徐碑识二难。

井底丹灵勿轻汲,昔年曾寿两苍官。

(0)

游桃源观

碧草芊绵十洞春,青苍寒叠五溪云。

山萦乳窦层层秀,路隔桃花处处分。

苔径竹深迷鹤迹,石坛松古漏星文。

通宵回想尘寰事,好结茅茨向水滨。

(0)

残春有感·其二

年年九十日春风,风雨多端复在中。

一盏更还辜我绿,乱花知是为谁红。

树头啼鸟疑相劝,窗下吟生似不通。

可惜芳晨莫虚过,眼前便作白头翁。

(0)

醉落魄/一斛珠

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枝初见横篱落。

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而今对酒空斟酌。

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

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