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林收落叶,扫石好焚香。
鸿雁鸣山背,鸬鹚立海傍。
地虚秋渐白,禾实日初黄。
犹幸同心友,相逢鬓未霜。
开林收落叶,扫石好焚香。
鸿雁鸣山背,鸬鹚立海傍。
地虚秋渐白,禾实日初黄。
犹幸同心友,相逢鬓未霜。
这首诗描绘了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开林收落叶”,生动展现了秋天林间落叶满地的景象,通过“开林”二字,仿佛能看到诗人缓缓步入林中,细心拾起一片片落叶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细腻与诗意。
“扫石好焚香”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扫净石上尘埃后,点燃一柱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鸿雁鸣山背,鸬鹚立海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自然界中两种不同生物的生活状态。鸿雁在山背高飞,鸣声悠扬,象征着自由与高远;而鸬鹚则静静地立于海边,显得更为沉稳与内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共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地虚秋渐白,禾实日初黄”描绘了秋季大地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土地逐渐呈现出一片苍白色调,而成熟的稻谷则在初升的阳光下泛起了金黄色,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与丰收的喜悦,也隐含了时光流转、岁月更替的哲理。
最后,“犹幸同心友,相逢鬓未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青春的留恋。在这样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共赏美景,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诗句中的“鬓未霜”更是巧妙地将友情的珍贵与岁月的流逝联系起来,让人感受到时光虽逝,但真挚的情感却能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青春的珍惜与怀念,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圣明天子齐唐虞,四方混一同车书。
大宛西域总臣附,万马入贡皆名驹。
天闲十二森成列,牝牡骊黄色俱别。
罗帕轻笼锦作鞯,丝缰稳鞚金为勒。
玉堂学士真老臣,日日趋朝侍紫宸。
承恩特赐飞黄马,骑出通衢不动尘。
飞黄之精直天驷,四足腾飞苦星驶。
况拜亲题御制诗,奎壁垂芒照人世。
须知君恩如海深,臣骑黄马当赤心。
风云会遇有如此,彤笔宜书焕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