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
能将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
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
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柳陌乍随州势转,花源忽傍竹阴开。
能将瀑水清人境,直取流莺送酒杯。
山下古松当绮席,檐前片雨滴春苔。
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
诗人以鲜活的笔触,捕捉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好。在这首诗中,“柳陌乍随州势转”一句,描绘出柳树随着州城的轮廓轻盈展现,它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柔和的情感表达。接着“花源忽傍竹阴开”,则是在画面上增添了一抹春意浓郁的色彩,花开在竹丛中,既有生机,也带来一份幽静。
“能将瀑水清人境”之句,通过瀑布清澈的水流,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以及希望这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紧接着“直取流莺送酒杯”,则是对这一时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生活写照,通过饮酒赏花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于春日闲适情调的向往。
“山下古松当绮席”一句,用古老的松树比作华丽的地毯,不仅形象生动,更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享受。随后“檐前片雨滴春苔”,则是在细腻地描写春雨中屋檐下滴水声,通过春天特有的细雨和新生的苔藓,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地主同声复同舍,留欢不畏夕阳催”,诗人与地主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不畏惧日暮的来临,只愿意珍惜眼前的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共同构筑了一幅春宴图景。
南北分疆后,关河气不清。
有才皆琐屑,临事少峥嵘。
嵩华俱崷崒,岷峨独抗衡。
卯金重耀德,藜杖复寻盟。
火老随秋灺,凉深伴月生。
虚凝仙掌泫,缥缈庆云明。
肯室高名节,宽西旧老成。
空群嘉骏产,跨灶大家声。
问望公舆论,芬香蔼旦评。
尺书贤十部,全璧藐连城。
一岁寻佳处,重阳欠好晴。
风轻茱未紫,露重菊初荣。
春玉新尝稻,挼香试剪橙。
满城风雨句,不足配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