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湖亭》
《望湖亭》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0)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
渡:渡过。
长湖:广阔的湖泊。
萧条:凄清。
万象:万物。
疏:稀疏。
秋风:秋季的风。
片帆:一片帆。
急:急促。
暮霭:傍晚的雾气。
一山:一座山。
孤:孤独。
许国:报效国家。
心犹在:心中愿望仍在。
康时:治世。
术已虚:策略已无从施展。
岷峨:指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
家万里:家乡遥远。
投老:年老。
得归:能回家。
无:能否。
翻译
八月我渡过广阔的湖泊,景象凄清万物稀疏。
秋风吹过,船帆急促前行,傍晚的雾气笼罩着孤独的山峦。
虽然心中仍怀报效国家的愿望,但如今的治世之策已经无法施展。
家乡岷山峨眉山遥远万里,年老体衰,还能否回到故乡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表达了诗人在深秋时节乘船经过长湖,四周景物萧索而疏朗。"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则描写了秋风微起,推动着小船快速前进,而夕阳的余晖落在远处的一座孤独的山上。

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淡远之情。接下来的"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表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他心中,对往日美好时光(许国)和旧友(康时)的思念依然存在,但现实中的联系或是交往方式已经变得空洞无物。

最后两句"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于未来回归故乡的渴望。这里的“岷峨”指的是山名,"家万里"意味着家在遥远的地方,而"投老得归无"则是说即使到了晚年,也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之地。

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同时也隐含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冲突时所表现出的无奈与自嘲。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及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阙·其九十八

草屋足风尘,床无破毡卧。

客来且唤入,地铺稿荐坐。

家里元无炭,柳麻且吹火。

白酒瓦砵藏,铛子两脚破。

鹿脯三四条,石盐五六课。

看客只宁馨,从你痛笑我。

(0)

题阙·其五十四

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

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0)

乙酉岁瀛东别业杂兴集古九首·其九

行人本是农桑客,自恨寻芳到已迟。

君宠母恩俱未报,买牛卖剑定何时。

(0)

秋意

夜来莫惊风雨,吹落梧桐满庭。

漫道白云无意,河边遮却双星。

(0)

延令西乡同梦叟赋

十年不过延令,问俗殊异他方。

处处宜桑宜竹,家家乃积乃仓。

子鲚时鱼充市,朱樱绿笋盈筐。

城子潮同杨子,西乡景似吴乡。

风气渐隆骚雅,人情容得疏狂。

只馀一事堪恨,名园底事荒凉。

(0)

望亭至浒墅杂书所见

村鼓若远若近,山烟或淡或浓。

土沃可耕可凿,人安兼贾兼农。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