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人最爱金虫软,障烛更凭罗袖展。
酒船风动蹙红鳞,歌板烟笼啼紫燕。
城头侧听三更转,玉漏渐深还道浅。
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
绊人最爱金虫软,障烛更凭罗袖展。
酒船风动蹙红鳞,歌板烟笼啼紫燕。
城头侧听三更转,玉漏渐深还道浅。
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
这首《玉楼春·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夜宴集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
首句“绊人最爱金虫软”,以“金虫”比喻女子的柔美,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之情。“障烛更凭罗袖展”,则通过烛光与罗袖的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酒船风动蹙红鳞”,将饮酒的场景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形象地描绘了酒杯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如同红鱼在水中游动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歌板烟笼啼紫燕”,则是以烟雾缭绕的歌板和啼叫的紫燕,渲染出宴会上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情境。
“城头侧听三更转”,词人通过侧耳倾听远处城头的更鼓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玉漏渐深还道浅”,用“玉漏”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即使时间已经很晚,但词人仍觉得仿佛刚刚开始,流露出对宴会的不舍与陶醉。
最后,“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预示着第二天清晨,宴席将结束,但绣帘依然半开,花下的氍毹(地毯)还未收起,暗示着这场宴集的美好记忆将长久留存,难以忘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宴集的温馨、浪漫与留恋,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体现了陈维崧词作的独特魅力。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书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