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楼春.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
《玉楼春.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玉楼春

绊人最爱金虫软,障烛更凭罗袖展。

酒船风动蹙红鳞,歌板烟笼啼紫燕。

城头侧听三更转,玉漏渐深还道浅。

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

(0)
鉴赏

这首《玉楼春·春夜同云臣远公天石诸子宴集原白池亭次云臣原韵》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夜宴集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

首句“绊人最爱金虫软”,以“金虫”比喻女子的柔美,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之情。“障烛更凭罗袖展”,则通过烛光与罗袖的映衬,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酒船风动蹙红鳞”,将饮酒的场景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形象地描绘了酒杯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如同红鱼在水中游动的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歌板烟笼啼紫燕”,则是以烟雾缭绕的歌板和啼叫的紫燕,渲染出宴会上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情境。

“城头侧听三更转”,词人通过侧耳倾听远处城头的更鼓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玉漏渐深还道浅”,用“玉漏”象征时间的缓慢流逝,即使时间已经很晚,但词人仍觉得仿佛刚刚开始,流露出对宴会的不舍与陶醉。

最后,“明朝重揭绣帘斜,花底氍毹应未捲”,预示着第二天清晨,宴席将结束,但绣帘依然半开,花下的氍毹(地毯)还未收起,暗示着这场宴集的美好记忆将长久留存,难以忘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夜宴集的温馨、浪漫与留恋,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体现了陈维崧词作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舟过青半,望横山塔二首

孤塔分明是故人,一回一见一情亲。
朝来走上山头望,报道兰溪酒恰新。

(0)

舟过桐庐三首

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
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
稚子挑窗出,舟人买菜还。
峰头好亭子,不得一跻攀。

(0)

周子及盬簿挽诗二首

科目连双中,声名莫二渠。
手曾攀折槛,客有泪辞车。
速化非吾事,偷闲只古书。
黑头黄壤去,有昊定何如。

(0)

跋姜春坊梅山诗集二首

松风涧水打窗声,玉佩琼琚触眼明。
当书如何挂秋月,未春特地转新莺。
只销一卷梅山集,幻出多般景物情。
老子平生有诗癖,为君焚却老陶泓。

(0)

跋张功父通判直阁所惠约斋诗乙蒿

句里勤分似,灯前得细尝。
孤芳後山种,一瓣放翁香。
苦处霜争涩,臞来鹤校强。
不应穷活计,公子也忙忙。

(0)

白菊二首

白菊初开也自黄,开来开去白如霜。
小蜂劣得针来大,不怕清寒嗅冷香。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