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惊綵笔染香胶。自把黛痕描。
而今老去中书令,奈描来、半损轻妖。
待倩欧家紫脚,更须蔡氏红腰。好凭青鸟索香毫。
嘱付几唠叨。一春腕弱时欹颤,学不成、书圣丰标。
写得鸳鸯字软,染来蛱蝶图娇。
閒惊綵笔染香胶。自把黛痕描。
而今老去中书令,奈描来、半损轻妖。
待倩欧家紫脚,更须蔡氏红腰。好凭青鸟索香毫。
嘱付几唠叨。一春腕弱时欹颤,学不成、书圣丰标。
写得鸳鸯字软,染来蛱蝶图娇。
这首《风入松·索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书写时的情态与心境。
开篇“閒惊綵笔染香胶”,以“閒”字点出女子在闲暇之余,对彩笔与香胶的惊喜与喜爱,彩笔的色彩与香胶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雅致而温馨的氛围。接着“自把黛痕描”,女子亲自描绘眉眼,展现其对美的追求与自我修饰的过程。
“而今老去中书令,奈描来、半损轻妖。”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女子的年华比喻为“中书令”,感叹岁月流逝,即使精心描绘也难以保持青春的美丽。接下来“待倩欧家紫脚,更须蔡氏红腰”,表达了女子希望借助他人之手,如欧家的紫色鞋子和蔡氏的红色腰带,来增添自己的魅力,但最终还是无奈地承认了岁月的无情。
“好凭青鸟索香毫,嘱付几唠叨。”青鸟是传说中的信使,此处借指女子希望有人能为她寻找珍贵的毛笔,并且期待着对方的陪伴与交流,体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一春腕弱时欹颤,学不成、书圣丰标。”描述了女子在春日里,手腕因长时间书写而感到疲软,即便努力模仿书法大师的风格,却始终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流露出对技艺提升的渴望与无奈。
“写得鸳鸯字软,染来蛱蝶图娇。”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女子书写鸳鸯字与绘制蝴蝶图的情景,展现了她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世界的柔软与细腻。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书写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技艺提升以及人际交往的思考。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