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前》
《山前》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山前溪水涨潺潺,山后云埋不见山。

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qián
sòng / wángānshí

shānqiánshuǐzhǎngchánchánshānhòuyúnmáijiànshān

chènláigēngshuǐ穿chuānyúnshānjiān

注释
山:山脉。
溪水:小溪流水。
涨:上升,增多。
潺潺:流水声。
山后:指山脉后面。
云埋:被云雾遮盖。
不见:看不见。
不趁:不趁着。
雨来:下雨的时候。
耕:耕种。
水际:水面边。
即穿:就穿过。
云去:穿过云层。
卧:躺下,休息。
山间:山中。
翻译
山前的小溪水位上涨,流水声潺潺不断。
山后的云雾浓厚,遮住了连绵的山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山前溪水涨潺潺”一句,以动听结合的方式,形象地描述了山前的溪水在雨后泛滥澎湃的声音。这里的“潺潺”不仅传达了水流声响,也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山后云埋不见山”则转换了视角,通过云雾缭绕、遮挡山形的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操。

接下来的两句“不趁雨来耕水际,即穿云去卧山间”则透露出诗人的农耕生活与其隐逸理想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里,“不趁雨来耕水际”表明诗人在雨后适时耕作,顺应自然之节;“即穿云去卧山间”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穿云”的动作,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鲜明的意象,又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富含田园生趣和隐逸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浴佛无雨

俗言浴佛天必雨,今年浴佛天愈晴。

招提钟磬集梵侣,世尊尘埃思一清。

纷然膜拜口诵偈,举头看天红日明。

或云天意与佛拗,不放雨师龙伯行。

天虽不雨佛亦浴,误此亿万苍生情。

庙堂何人职调燮,劝天与佛无使争。

沛然一雨四方足,亿万苍生俱沐浴。

(0)

表弟津上人有瑞香抹利戏觅之

瑞香早入江南梦,抹利来从毗舍园。

久与道人同寂寞,不如来荐孔融尊。

(0)

林下十二子诗.槐子夏

方苦炎炎畏日长,欣蒙子夏惠清凉。

三槐雅是王家物,为榜新亭拟旧堂。

(0)

渊源堂十二诗·其四蕴秀轩

剡溪蕴秀异,久郁少陵诗。

今向轩前看,人如晋宋时。

(0)

九日寄昌龄弟·其五

嘉节苦难遇,故山随俗登。

未能如郑谷,一榻对高僧。

(0)

郑丞生日·其一

九日人间气象新,郑公家诞少康成。

玉山肌骨侵人莹,秋水精神照坐明。

奕世簪缨真烜赫,冲天头角正峥嵘。

愿公此日身长健,醉把茱萸泛寿觥。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