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壁荒亭岁月深,长松郁郁荫寒林。
曾教炎暑来酷吏,谁向清风会赏音。
冰雪有情偕暮节,乾坤无地表贞心。
寂寥尽日啼幽鸟,何事游人未解襟。
绝壁荒亭岁月深,长松郁郁荫寒林。
曾教炎暑来酷吏,谁向清风会赏音。
冰雪有情偕暮节,乾坤无地表贞心。
寂寥尽日啼幽鸟,何事游人未解襟。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绝壁之上的荒凉亭子,周围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它们为寒冷的森林提供了阴凉。诗人通过“曾教炎暑来酷吏”一句,巧妙地将夏日的炎热与权力的压迫相联系,暗示了亭子所在之地的特殊历史背景。接着,“谁向清风会赏音”则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知音的渴望。
后四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冰雪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品质,与暮节(晚秋)相呼应,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这种品质也不会消逝。乾坤无地表贞心,意味着天地间都见证了这种坚定不移的心志。最后,“寂寥尽日啼幽鸟,何事游人未解襟”,表达了尽管环境如此宁静,仍有游人未能完全释放心绪,可能是因为他们尚未找到共鸣,或是未能深刻理解这里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岁寒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氛围,隐喻了坚守正直、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未能深刻领悟自然之美的人们的遗憾。
九日清尊强挽秋,满庭风雨复谁游。
俗人言下无三语,此老胸中有九流。
白发不妨欺短帽,黄花应解笑痴愁。
客情老去何曾好,双鲤书来几日收。
颠风急来万木萎,迅雷不听人掩耳。
南山栖鸟失故巢,北山翔龙卷湖水。
翔龙掉尾不肯收,眼看沧波接云起。
想当舟楫避惊涛,无数鱼虾趁龙尾。
至言如秋霜,既肃百草腓。
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
倘无鲠槩士,举世将畴依。
衮职或可补,鼎镬安得违。
所以长沙傅,恸哭为时悲。
谠语数十上,子今有馀晖。
我欲从之游,周道苦倭迟。
倭迟不足惜,子言愿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