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意惨不乐,青春为谁来。
艺兰在九畹,谁能起残荄。
桃李忽满眼,其寔亦枚枚。
耕田种芝草,玲珑殊未开。
荣华竞春事,于我何有哉。
当浮白玉阙,下睨黄金台。
老意惨不乐,青春为谁来。
艺兰在九畹,谁能起残荄。
桃李忽满眼,其寔亦枚枚。
耕田种芝草,玲珑殊未开。
荣华竞春事,于我何有哉。
当浮白玉阙,下睨黄金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的《次韵道卿残腊步游林薮草木渐有生意三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自然界逐渐复苏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首句“老意惨不乐,青春为谁来”,诗人以自己的苍老之感,感叹春天的到来似乎与自己无关,流露出一种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哀愁。接着,“艺兰在九畹,谁能起残荄”两句,借兰花的生长,隐喻生命的顽强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生命力顽强之物的赞美和向往。
“桃李忽满眼,其寔亦枚枚”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桃树和李树迅速开花,满眼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耕田种芝草,玲珑殊未开”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尽管努力耕耘,但心中的“芝草”(象征着内心的智慧或理想)还未开花结果。
“荣华竞春事,于我何有哉”一句,诗人感叹万物竞相绽放,而自己却无从参与其中,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略带无奈的情感。最后,“当浮白玉阙,下睨黄金台”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向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独特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复从章贡回,满谓可邂逅。
偶从青岩游,失此一知旧。
摩挲所留字,和韵若金奏。
至今殷遗音,寤寐错昏昼。
人生竟何为,妙处匪声臭。
空馀丘壑心,流枕而石漱。
经年强饭否,安得日相就。
市廛多犬鸡,墟落易豺兽。
源深则溪清,林迥山必秀。
缄辞寄春风,思君令人瘦。
老身泛吴淞,但觉灵岩高。
东风吹桃花,水流亦滔滔。
岂不可扬舲,岂不可受篙。
閒情未舒适,世虑非煎熬。
奇哉又虎丘,眄焉首重搔。
所愧尘埃人,周游鲜此遭。
景胜当领会,识浅泛郁陶。
只有歌永言,聊以相作劳。
结绶二十载,屡为尘事婴。
蹉跎入两鬓,霜雪亦渐盈。
旷然仕京国,颇以岁序惊。
寂寞起凉飔,时菊忽已荣。
依丛思浊醪,馀馥襟神清。
乐幽惬理性,贫蹇安物情。
休沐得殊赏,感兹宠辱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