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叶山人归恒安·其一》
《送叶山人归恒安·其一》全文
明 / 戚继光   形式: 古风

仗剑来辽西,徘徊望恒安。

古塞下秋色,清霜侵鹖冠。

长揖谢比邻,几屦向岩岵。

时从倦鸟栖,亦与浮云伍。

俗情既难协,衡宁堪留连。

中心识者稀,恍惚羲皇前。

惜此辕下驹,徒羡青冥翼。

汗血岂足怜,皮骨易抛掷。

论交繄早岁,自首乃所期。

歧路一何广,雅志遂参差。

剑合古有言,分金亦吾党。

握手且踟蹰,迢迢叹孤往。

任侠应多愧,还丹好自求。

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戚继光所作的《送叶山人归恒安》其一,充满了对友情、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诗中开篇“仗剑来辽西,徘徊望恒安”,描绘了诗人手持宝剑,来到辽西,徘徊在恒安之地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壮志未酬的豪迈与孤独。接着“古塞下秋色,清霜侵鹖冠”两句,通过描写边塞的秋色和霜寒,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苦闷。

“长揖谢比邻,几屦向岩岵”表现了诗人辞别友人,独自踏上旅程的决绝与无奈。“时从倦鸟栖,亦与浮云伍”则以倦鸟和浮云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漂泊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俗情既难协,衡宁堪留连”揭示了诗人与世俗难以调和,对现状感到厌倦的情绪。“中心识者稀,恍惚羲皇前”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知音,追求理想境界的愿望。“惜此辕下驹,徒羡青冥翼”则是对才华被埋没的遗憾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

“汗血岂足怜,皮骨易抛掷”一句,诗人以马自喻,感叹自己的付出与牺牲不被人理解。“论交繄早岁,自首乃所期”回顾了早年的友谊,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歧路一何广,雅志遂参差”则感叹人生道路的复杂与不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最后,“剑合古有言,分金亦吾党”引用古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握手且踟蹰,迢迢叹孤往”是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担忧。“任侠应多愧,还丹好自求”表达了诗人对侠义精神的反思与对自我修行的追求。“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朝代:明   字:元敬   号:南塘   籍贯:山东登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猜你喜欢

秋夜五鼓初起坐堂上至旦

蒸郁不可过,开门星满天。

身还倚藤杖,手自酌岩泉。

鸡唱犹相续,鸦飞忽已翩。

事随朝日出,佳思复茫然。

(0)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三首·其一

今年高谢武夷君,饭豆羹藜亦所欣。

参透庄生齐物论,扫空韩子送穷文。

心如脱阱奔林鹿,迹似还山不雨云。

犹幸此身强健在,乡邻争看布襦裙。

(0)

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三首·其二

祠庭八载窃荣名,一饱心知合自营。

牍后落衔便手倦,月头镌俸喜身轻。

弊衣不补惟频结,浊酒难谋且细倾。

赖有东皋堪肆力,比邻相唤事冬耕。

(0)

春晚杂兴六首·其六

青梅荐煮酒,绿树变鸣禽。

处世已如客,伤春无复心。

焚香惟默坐,曳杖亦幽寻。

一日悠然过,深惭惜寸阴。

(0)

春阴

窗昏不见字,今日罢观书。

迹寄浮生内,心游旷劫初。

太山均蚁垤,圣域亦蘧庐。

兀坐还成倦,荒畦去荷锄。

(0)

雨夜

岁晚茆茨劣自容,齿摇将脱发将童。

心游万里关河外,身卧一窗风雨中。

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

夜阑睡觉蛩声里,时见灯花落碎红。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