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啮雪傅延年,要比蟾宫桂子妍。
忽遇嫦娥蒙一盼,桂花未敢著鞭先。
饮冰啮雪傅延年,要比蟾宫桂子妍。
忽遇嫦娥蒙一盼,桂花未敢著鞭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月下对白菊(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饮冰啮雪傅延年”一句中,“饮冰啮雪”喻指清高自守,不染尘埃;“傅延年”则出自道教典籍,意为服食仙药以求长生。这里借用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形象,表达诗人对永恒美好追求的理想。
接着,“要比蟾宫桂子妍”一句,用了明显的夸张手法,将月光下白菊花的美丽与天上的桂树相比较,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和向往。这里的“蟾宫”指的是月宫,而“桂子妍”则是对月宫中仙桂的描绘。
然后,“忽遇嫦娥蒙一盼”一句,直接引入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嫦娥因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升至月宫,这里“蒙一盼”则是指嫦娥所居之处有一轮明月。
最后,“桂花未敢著鞭先”一句,通过描写诗人在这种仙境般的氛围中对白菊花的敬畏之情。这里“桂花”虽然美丽,却不敢与神话中的仙桂相比,从而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敬和自我位置的恰当把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高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无限的情感寄托。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泰陵遗乐何最珍,綵绳冉冉天仙人。
广场寒食风日好,百夫伐鼓锦臂新。
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
两边丸剑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
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
下来一一芙蓉姿,粉薄钿稀态转奇。
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
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
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
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
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
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
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捲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
蔼蔼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