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叶秋风数日程,争如天籁未秋声。
厌居尘境炎威炽,来纳虚亭夜气清。
万点萤光移醉眼,一湖蟾影荡吟情。
笙歌寂寂重关掩,独许高僧并臂行。
片叶秋风数日程,争如天籁未秋声。
厌居尘境炎威炽,来纳虚亭夜气清。
万点萤光移醉眼,一湖蟾影荡吟情。
笙歌寂寂重关掩,独许高僧并臂行。
这首宋代诗人徐集孙的《湖亭夜坐》描绘了秋天夜晚在湖边凉亭的静谧景象。首句"片叶秋风数日程,争如天籁未秋声",通过一片落叶随秋风飘落,暗示季节更替,而自然之声未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期待。接着,"厌居尘境炎威炽,来纳虚亭夜气清",诗人厌倦了尘世的炎热,选择来到湖亭享受清凉的夜气,流露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万点萤光移醉眼,一湖蟾影荡吟情",诗人醉眼看湖中萤火虫点点,月光下湖面泛起的蟾影触动了他的诗情,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诗意的氛围。最后,"笙歌寂寂重关掩,独许高僧并臂行",以深夜的寂静和关闭的笙歌,反衬出诗人与世隔绝的孤独,以及与高僧相伴的超然心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疏离,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隐逸的生活态度。
乌洲在桥北,我仆云路迂。
语仆尔何知,彼有高士庐。
问樵得处所,林樾尤扶疏。
脩竹仅万个,古梅非一株。
小畦植蔬果,复有沼可渔。
下马式篱藩,摄袂循庭除。
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
伊人道义富,岂比山泽臞。
萧然蓬蒿中,尚友泗与洙。
古来连云第,翕赫众竞趋。
渐台暨郿坞,变灭才须臾。
圣门不朽事,乃属陋巷儒。
愿君长保此,是亦颜之徒。
胜负无常数,先观曲直知。
隐然壮吾国,孰敢敌王师。
致讨皆声罪,徂征必有辞。
一言明逆顺,大势决雄雌。
缟素炎图定,包茅霸业基。
后儒喜穿凿,妄意说升陑。
夜境沉沉寂,高城忽四更。
山收霾净尽,月吐魄初生。
已过三通鼓,犹残二尺檠。
始疑千嶂合,徐觉半窗明。
顾兔空留照,荒鸡太少情。
应须烦玉斧,缺处更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