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仲益惠兰》
《谢仲益惠兰》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古风

邻家得兰惜不得,数本分来好颜色。

儿童见之喜欲颠,惊回午梦松江侧。

起随斤斸聊斋前,面势栏干相并植。

氤氲犹带凤山云,弥天道安端我即。

璧丘亭高秀谷幽,想见僧移动晴碧。

根深丛迥无他虞,青眼东君方着力。

影连桂月共扶疏,香入梅风更引翼。

此心莫逆知谁何,金粟如来在东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友人赠予兰花的情景与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首句“邻家得兰惜不得,数本分来好颜色”表达了对兰花的珍爱与分享的喜悦。接着,“儿童见之喜欲颠,惊回午梦松江侧”描绘了孩子们见到兰花时的兴奋与惊喜,甚至让他们的午梦被唤醒。诗人随后描述了自己跟随斧头前往种植兰花的过程,“起随斤斸聊斋前,面势栏干相并植”,展现了对兰花的精心照料。

“氤氲犹带凤山云,弥天道安端我即”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兰花以超凡脱俗的气质。接下来,“璧丘亭高秀谷幽,想见僧移动晴碧”进一步渲染了兰花生长环境的清幽与雅致,仿佛是僧人精心布置的一处静谧之地。诗人对兰花的观察细致入微,“根深丛迥无他虞,青眼东君方着力”强调了兰花生命力的旺盛与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

最后,“影连桂月共扶疏,香入梅风更引翼”描绘了兰花与月光、梅花的和谐共生,香气弥漫,引人遐想。而“此心莫逆知谁何,金粟如来在东壁”则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佛祖的虔诚敬仰,将兰花视为心灵的寄托与精神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美了兰花的美丽与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再过安国寺

古寺苏君昔每临,焚香端坐念何深。

笑余经岁才重至,台榭荒凉秪茂林。

(0)

送日者朱氏

逢君布卦似公明,尽道朱家有建平。

独坐垂帘聊著易,人来叩户已知名。

吴中再至还轻组,洛下相招果却兵。

为爱隐居何处是,澄江一曲对宣城。

(0)

寄孔督学

宪府新开越水东,瀛洲似与海门通。

谈经直采先秦上,文学多陪后乘中。

一自西京辞宿卫,遂令南国奉馀风。

几人修刺怀衣袖,犹恨无从谒孔融。

(0)

同郑子慈仁寺雨中登阁

宝阁莲扶出上方,雨台烟径晚苍苍。

云霄步识争梯健,海岳怀披倚槛凉。

妆镜凤楼伤异代,戏湖龙舸忆先皇。

回檐忽射千门霁,净对西山醉不妨。

(0)

赠异僧如金

幻术传僧吒,神光显佛图。

阽危犹引足,冒险似忘躯。

木末同猿挂,檐间学鸟趋。

伫看多宝就,会有百灵扶。

(0)

送王子之太学

谒帝速征轮,知君久席珍。

才华追大雅,文体起先秦。

列馆槐阴昼,圜桥藻水春。

圣朝方养士,莫作上书人。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