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布卦似公明,尽道朱家有建平。
独坐垂帘聊著易,人来叩户已知名。
吴中再至还轻组,洛下相招果却兵。
为爱隐居何处是,澄江一曲对宣城。
逢君布卦似公明,尽道朱家有建平。
独坐垂帘聊著易,人来叩户已知名。
吴中再至还轻组,洛下相招果却兵。
为爱隐居何处是,澄江一曲对宣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朱氏的日者在明时被送别的情景,通过与君的对话,展现了朱氏的智慧与名声。首句“逢君布卦似公明”以占卜之术喻其智慧,暗示了朱氏的洞察力和公正。接着“尽道朱家有建平”则表明了朱氏的名声广为人知,如同建平一样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诗人通过“独坐垂帘聊著易”描绘了朱氏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人来叩户已知名”则强调了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吴中再至还轻组”可能指朱氏再次回到吴中地区,但以轻松的态度处理事务,显示了其处世的从容不迫。“洛下相招果却兵”则可能寓指朱氏通过智慧或某种方式阻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冲突,展现了其深谋远虑的一面。最后,“为爱隐居何处是,澄江一曲对宣城”表达了诗人对朱氏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其所在之地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朱氏品格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氏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智慧、名声、处世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曾使琉球旌节还,祇凭忠信渺茫间。
涛声荡舶无宁梦,宝气淩空亦惨颜。
直向岛夷通汉诏,回看闽树即燕山。
不知几犯蛟龙窟,自喜仍随鹓鹭班。
海外壮游名独著,朝中厚禄意常閒。
杞天无复劳忧思,官舍秋花醉里攀。
参军初奉使,早发玉河隈。
雪尽关山路,天低龙虎台。
扬旌海树断,驱马塞云开。
晓色城头月,春声笛里梅。
沙场莽迢递,亭障郁崔嵬。
候雁从南转,边风自北来。
枕戈忧国步,草檄见君才。
拟待铭功日,长缨系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