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田园风光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意境清新,语言生动,是一篇典型的田园诗。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一句,通过“三旬”(三十天)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并以“休沐”(指人休息时)表达一种闲适自在的情趣。"清景满林庐"则描绘了冬日宁静而纯净的自然风光。
接着,"南郭群儒从,东床两客居" 描述了一种学者聚集、交流思想的场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分子之间交流的重视,也映射出当时文人墨客相聚的风气。
"烧烟浮雪野,麦陇润冰渠" 这两句,则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冬日农村的景象。"烧烟"指的是炊事的烟火,而"浮雪野"则是雪后田野的宁静美丽;"麦陇润冰渠"则形象地表现了冬季麦田边缘积水结冰的情景。
"班白皆持酒,蓬茅尽有书"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朋友间相聚饮酒的温馨情景,也反映出了文人墨客对知识的追求和珍视。他们在大自然中享受美酒,同时也在阅读着书籍,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士大夫文化生活方式。
最后,"终期买寒渚,同此利蒲鱼" 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共同生活、共享天伦之乐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寒渚”指的是冬季的水泽,而“利蒲鱼”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友情以及知识追求的深厚情感,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香茗粗蔬肯破悭,相公日食万羊山。
夫君何厚神何薄,自取悬鹑一水间。
恨我生不早,不拜苏范岑。
伥伥斯文中,永叹一何深。
世家颍川上,万卷脩竹林。
相望群玉府,清风犹至今。
合好一大事,遗训敢弗钦。
求之且弥年,齐大肯见临。
侍郎著清德,温厚如球琳。
吐而为文章,中有太古音。
嗣孙固多贤,玉立俱及寻。
近坦东床腹,执礼不免簪。
留连岁将晏,离索秋正阴。
往崇丘索志,用壮爵禄心。
一杯须重持,为子商声吟。
当复记衰懦,病懒何可箴。
吴侬踏车茧盈足,用力多而见功少。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
绿云看即变黄云,一岁丰穰百家饱。
今年小荒人菜色,斗易衾稠逮昏晓。
古来善政抑兼并,贫富相通俗淳好。
闭籴待价良忍哉,客主遑遑不相保。
令尹贤于郑子产,视民恐伤心皎皎。
朝来戒谕甚丁宁,令下翕然风偃草。
我今亦有在陈厄,回首田园迹如扫。
他年归计一廛氓,抱瓮甘同汉阴老。
谁识堂堂忠懿孙,至今人物典刑存。
颇同陶令辞莲社,但学庞公隐鹿门。
醉枕泉香分石脉,吟窗树老出云根。
喜携自有东山妓,好事宁无北海樽。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秋风百本篱边菊,夜月三号涧下猿。
未怪频穿康乐屐,可须多羡辟疆园。
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
乱后烟霞真得计,静中丘壑要重论。
十年杀气缠伊洛,回首吾庐正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