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古城,乱山绕荒宅。
树影日以疏,沼落见萍迹。
客来觞我菊,献酬殆至百。
斜照未云夕,草端露已白。
迁化每如此,不饮真可惜。
秋风吹古城,乱山绕荒宅。
树影日以疏,沼落见萍迹。
客来觞我菊,献酬殆至百。
斜照未云夕,草端露已白。
迁化每如此,不饮真可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面,诗人在古城荒宅中与友人陶渊明饮酒,共享天伦之乐。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朴实,却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岁月匆匆的感慨。
"秋风吹古城,乱山绕荒宅"一句,以秋风和古城、乱山与荒宅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索、荒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已逝去的感慨。
"树影日以疏,沼落见萍迹"二句,通过树影的稀疏和水泽中萍的生长,展示了秋天景物的凄清与寂静,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客来觞我菊,献酬殆至百"一句,则描绘出诗人与陶渊明在一起饮酒的情景,通过“百觞”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斜照未云夕,草端露已白"二句,写出了傍晚时分,太阳即将下山,但天空尚未暮色,而野草尖上已经凝结了露珠,这是秋季特有的景象,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清凉和宁静。
"迁化每如此,不饮真可惜"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通过饮酒来享受和延续这种美好的态度。这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饮酒以寄托幽情、抒发胸臆的一种文化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日饮酒的情景,更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友情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空翠沾衣定几层,好山已是十年登。
嶙峋一片天边石,看尽人间几废兴。
苔壁斜临石径回,万峰俱为一亭开。
春风曾记留佳客,野草香浓如酒杯。
乐事春来未尽删,石门攀尽到松关。
最高亭上闲凝望,一段云归不碍山。
落尽残花春未归,探幽偏喜上崔嵬。
闲云一片穿岩出,吹到峰头作雨飞。
峭石疏林气泬寥,山空时见白云飘。
他时我欲移家住,还种孤松挂酒瓢。
乱草荒垣古祭坛,双松高倚翠微寒。
灵根不与风霜尽,多少行人立马看。
著屐寻秋不欲还,齐山处处得奇观。
涵秋欲问题名处,一片荒榛断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