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紫霞泉》
《紫霞泉》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古风

山中流水不知数,却有此泉名独著。

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

涓涓河汉三秋静,洒洒冰壶六月寒。

往来汲者何曾断,瓶绠初停看又满。

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绿犹短。

君不见李侯刺剑名尚在,禅师卓锡人争传。

何如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霞泉的神秘与独特,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传说,展现了泉水的不凡之处。诗中以“山中流水不知数”开篇,引出“却有此泉名独著”,巧妙地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紫霞泉上。接着,诗人通过“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这一句,引入了关于紫霞泉的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两句,生动描绘了泉水的源头与流向,仿佛它能穿越岩石,喷涌而出,永不干涸,展现出泉水的生机与力量。接下来,“涓涓河汉三秋静,洒洒冰壶六月寒”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泉水的清澈与寒冷,如同银河般宁静,如同冰壶般清凉,进一步突出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

“往来汲者何曾断,瓶绠初停看又满”描述了人们取水的情景,无论何时都有人来汲取,瓶中的水似乎永远取之不尽,表达了人们对泉水的依赖与感激。最后,“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绿犹短”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赞美了泉水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君不见李侯刺剑名尚在,禅师卓锡人争传”引入了历史人物与事件,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而“何如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则直接点明了紫霞泉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有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仿佛是真仙留下的痕迹,依然保持着昔日的活力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霞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神话、历史与文化的元素,使得紫霞泉的形象更加丰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桃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0)

春晴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0)

感旧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

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

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

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

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岂无晚岁新相识,相识面亲心不亲。

人生莫羡苦长命,命长感旧多悲辛。

(0)

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0)

禽虫十二章·其七

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

应是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

(0)

新秋

旦暮已凄凉,离人远思忙。

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

前事风随扇,归心燕在梁。

殷勤寄牛女,河汉正相望。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