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洞庭陈秀才》
《酬洞庭陈秀才》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

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

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dòngtíngchénxiùcái
táng /

yàoshímiànjiànshījīngxīn
méncóngnánxuézhìjīn

qīngcǎoyúnkuòhuánglíngmiàoshēn
jīngsōudānghǎojǐngdòngzhīyīn

注释
何必要:为什么一定。
识面:见面相识。
见诗:读到诗。
惊苦心:对作者的苦心感到惊讶。
此门:这种诗歌传统。
从自古:自古以来。
难学:难以学习掌握。
至如今:直到现在。
青草湖:指湖边长满青草的湖泊。
云阔:云层宽广。
黄陵庙: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以黄帝陵庙为背景,代指古迹。
木深:树木茂密,林深。
精搜:精心寻找、探索。
当好景:在美好的景色中。
得即:一旦得到。
动知音:触动了解诗人心意的知音。
翻译
何必非要见面相识,读了你的诗就为你的苦心感到惊讶。
这诗歌的传统自古就有,但至今仍难以学到精髓。
青草覆盖的湖面云雾辽阔,黄陵庙周围的树木茂密深邃。
在美好的景色中精心寻找灵感,一旦得到佳作就能触动知音的心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酬洞庭陈秀才》。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难以忘怀的情感,以及学习和掌握某种技艺或知识的艰辛。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 这两句表明诗人并不需要直接与对方相见,只是通过阅读对方的诗歌,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深沉情感和内在苦痛。这也暗示了诗歌的力量,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传达作者的情绪。

"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这两句强调了一种技艺或知识自古以来就是难以掌握的,即使到了现在也是如此。这里的“此门”可能指的是诗歌创作,或是某种特定的学问。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青草覆盖的湖岸与远处的黄陵庙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境。

"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寻找和捕捉美好的景象时的专注和敏感,一旦获得,就能触动那些有同样情感共鸣的人的心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知识学习难度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跨越时空与人交流思想和感情。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任德广通判拉游长松以诗见贻次其韵·其二

鹭行鸳列几时还,虎豹何曾限九关。

杂沓群公半天上,婆娑老子但尘间。

平戎正倚二三策,招隐休论大小山。

浯水断崖磨欲尽,凭君染笔续彪斑。

(0)

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

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

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

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

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0)

秋日书斋

昼闲人静睡相寻,幽鸟时时荐好音。

唤起新秋一襟恨,南窗摇膝费孤吟。

(0)

秋居杂咏·其一

久怀简书畏,幸解绅笏束。

忘年效儿女,适意挥僮仆。

植杖理新蕉,埋盆养寒菊。

前除驯鹊乌,近槛游麋鹿。

遐观时倚楹,瞑坐或忘烛。

门阑迹如扫,我亦甘幽独。

(0)

过严关有感·其二

四年岭外得生还,自顾无功但愧颜。

欲识君恩至深处,严关便是玉门关。

(0)

赋白鹭

渔父家风不设罾,锦鳞为饭水为羹。

银袍祇当蓑衣著,自在江湖过一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