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融融养育多,平原高下识恩波。
虽然迅速春难住,四季何尝离太和。
爱此融融养育多,平原高下识恩波。
虽然迅速春难住,四季何尝离太和。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平原上行进的情景,充满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爱此融融养育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暖、充满生机景象的喜爱之情,仿佛春天是大地的母亲,给予万物生长的力量。这里的“养育多”不仅指自然界中生命的繁衍,也暗含了诗人对春天带来希望与复苏的深深感激。
第二句“平原高下识恩波”,进一步阐述了春天的恩泽遍布大地,无论是高山还是低谷,都能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温暖与滋润。这里使用“识恩波”一词,形象地描绘出春天如同一股暖流,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让大地焕发新生。
第三句“虽然迅速春难住”,则以春天短暂的特点为背景,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尽管春天来去匆匆,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它所带来的生命力与活力难以被时间抹去。
最后一句“四季何尝离太和”,则揭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即使在其他季节,大自然的秩序与平衡(太和)依然存在,春天的活力与生机只是四季循环中的一部分,体现了自然界永恒的动态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诗人以春天为载体,探讨了生命、时间、和谐等哲学主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