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予三至,支离剩此身。
谁怜单外客,又送故乡人。
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
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
八载予三至,支离剩此身。
谁怜单外客,又送故乡人。
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
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周亮工所作的《送王长子返白门长子旧镇闽留滞十六载矣(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长子长期在外漂泊的同情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八载予三至"说明诗人多次探望,而友人却依然在外滞留;"支离剩此身"描绘了友人身处困境的孤独形象。"谁怜单外客"表达出对友人的关怀,"又送故乡人"则加重了离别的感伤。
"米说江南贱,烽传海上频"通过物价低廉和战事频繁的对比,反映出友人生活的艰辛和时局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将军今亦厌,醉尉莫相嗔"以幽默调侃的方式,暗示连将军都厌倦了战争,希望友人不必过于忧虑,保持乐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六陵草没迷东西,冬青花落陵上泥。
黑龙断首作饮器,风雨空山魂夜啼。
当时直恐金棺腐,凿石通泉下深固。
一声白雁度江来,宝气竟逐妖僧去。
金屋犹思宫女侍,玉衣无复祠官护。
可怜持比月氏王,宁饲乌鸢及狐兔。
真人歘见起江东,铁马九月踰崆峒。
百年枯骨却南返,雨花台下开幽宫。
流萤夜飞石虎殿,江头白塔今不见。
人间万事安可知,杜宇声中泪如霰。
村北村南社鼓声,閒寻父老说升平。
孤镫也识离人意,落尽寒花却再生。
东出榛莽间,宫城何窈窕。
悲凉金故都,秋日荒台沼。
浮屠出苑边,上跨清虚表。
琉璃半莓苔,五色犹皎皎。
罘罳映落花,觚棱却飞鸟。
昆仑倚户阴,海色当窗晓。
佩声河汉落,屐齿天香绕。
野夫方留滞,万染何时了。
去汉春已深,游梁秋又抄。
登高慨摇落,令我忧心悄。
飘飘茂陵客,高兴秋天杳。
彩毫不胜寒,仙露知多少。
落日望江南,一点青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