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二十日·其二》
《十月二十日·其二》全文
宋 / 马廷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强提簪笏睇觚棱,再拜焚蕤泪雨零。

千古陈桥仁圣事,不堪重勘旧编青。

(0)
翻译
强行提起官帽观看宫殿的尖顶,再次跪拜时泪水如雨落下。
千百年来,想起在陈桥发生的事——那仁德圣明的皇帝事迹,难以承受重新审视旧日的历史文献。
注释
强提:勉强提起。
簪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象牙或玉做的手板,象征身份。
觚棱:宫殿的屋檐或屋顶边缘。
再拜:两次跪拜,表示极大的敬意。
蕤:古代的一种花,这里代指祭品。
泪雨零:泪水如雨般落下。
陈桥:地名,北宋赵匡胤发动兵变即位的地方。
仁圣事:指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事件,被认为是仁德和圣明之举。
不堪:难以忍受。
重勘:重新审查或考证。
旧编青:旧日的历史文献,青色可能象征古籍的色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时间标记为“十月二十日”,可见是在深秋时分。诗中表现出诗人的哀伤与怀旧之情。

"强提簪笏睇觚棱,再拜焚蕤泪雨零。"

这里描绘了一种仪式上的庄重氛围,"强提簪笏"可能是在指古代的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工具或物品,而"再拜"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某个事件或人物的尊崇与缅怀。"焚蕤泪雨零"则是对这种哀伤情绪的进一步描写,"焚"可能指的是香或其他供品的燃烧,而"泪雨零"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眼泪如溪流般不断。

"千古陈桥仁圣事,不堪重勘旧编青。"

这一句中,"千古陈桥"可能指的是历史悠久的某个地点或事件,而"仁圣事"则是对那段历史的美好评价。"不堪重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无奈与哀伤,而"旧编青"则可能是在暗示那些记载着往昔荣耀的史册已经变得陈旧而黯淡。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仪式和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深情留恋,以及面对无法重现的美好事物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马廷鸾

马廷鸾
朝代:宋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猜你喜欢

周文显之子来过因斯远过余于智门相与坐于遗爱亭上书所见附寄文显

仲冬六日如春旦,偶向溪亭适吾倦。

山耶云耶远莫知,但见青苍属仍断。

其馀杂树亦稍稍,复有深溪临断岸。

谓言雨后当有梅,倚薄敷丛忽陵乱。

一杯共摩石田甘,走笔题诗待君窜。

因之并寄伯仁君,傥肯来游驱款段。

(0)

连日雨作顿有秋意怀感之馀得诗七首书呈教授知县·其四

渊明抱羸疾,犹复归田园。

安能为五斗,折腰若拳拳。

箪瓢非可乐,不改乃称贤。

夫子故不死,仰钻高且坚。

(0)

次韵斯远闻蕃移官岳州见寄

西南之役凡几州,行行不已兹登楼。

几怀佳日怅日暮,谁谓澄江驱客愁。

巴陵洞庭故胜绝,李白杜甫曾漂流。

亦思著句道所以,语不惊人空白头。

(0)

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见君新就之长篇,有如潢潦投清涟。

俗间比拟不足道,老大更争儿女妍。

山行蜡屐要上下,水泛艇子思延缘。

岂惟病思待一洗,直恐高致成轻捐。

定逢缟衣露皎洁,仍听翠羽啁清圆。

赋成从使笔并秃,饮隽更须瓶屡眠。

(0)

在伯考试未归有怀·其一

木落山空君未归,我行江山几依依。

山空木落有佳处,政尔待君相发挥。

(0)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和渊明贫士七诗今去重九三日尔仆以新谷未升方绝粮是忧至于樽俎又未暇计也因诵靖节贫士诗及坡翁所和者辄复用韵·其六

閒居起常早,倦巾首如蓬。

偶翻西都书,意外文字工。

清名谁为高,凛凛惟楚龚。

当时岂无人,罕与二子同。

乃知士生世,不贵侯籍通。

九原如可作,何惮执鞭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