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叠苏轼韵》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叠苏轼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江赴海意虎视眈,自来天堑限北南。

湔氐遥源达溟渤,至此馀十之二三。

方壶员峤谁则到,徒称火枣将冰蚕。

咫尺仙山一帆力,不游可怀日后惭。

石?峭拔潮影退,俯栏可以窥深潭。

便命黄头发青雀,江天春物方清酣。

忽怀玉局曾游目,中江长老谈乡谈。

豪吟静悟两寥寂,祗饶松竹笼虚龛。

山蔬可以为清供,岂必烧猪方觉甘。

纸帐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带还嫌贪。

片时揽胜兼望古,幽情畅矣归云堪。

剪波顷刻济北固,岩端更问萧公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金山至焦山的航行过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江赴海意虎视眈”,以江水奔向大海的壮阔景象起兴,暗喻旅程的宏伟与挑战。接着,“自来天堑限北南”点出长江作为天然的分界线,引出旅程的起点与终点。

“湔氐遥源达溟渤,至此馀十之二三”描绘了旅程的漫长与艰辛,仿佛是通往未知世界的征途。接下来,“方壶员峤谁则到,徒称火枣将冰蚕”运用神话中的方壶、员峤等仙境,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咫尺仙山一帆力,不游可怀日后惭”则表达了对仙境的渴望与追求,即使近在咫尺,也需勇敢前行,否则会留下遗憾。接下来的“石?峭拔潮影退,俯栏可以窥深潭”描绘了航行途中的壮观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便命黄头发青雀,江天春物方清酣”通过黄发(老人)与青雀(年轻)的对比,象征着人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对青春活力的向往。接下来的“忽怀玉局曾游目,中江长老谈乡谈”则引入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与当地长老的交流,增添了人文色彩。

“豪吟静悟两寥寂,祗饶松竹笼虚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悟,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接下来的“山蔬可以为清供,岂必烧猪方觉甘”则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认为自然的馈赠就是最好的享受。

最后,“纸帐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带还嫌贪”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热爱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而“片时揽胜兼望古,幽情畅矣归云堪”则总结了整个旅程的意义,不仅欣赏了美景,还回顾了历史,心灵得到了满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三

金台为客动经年,北望乡山万里天。

书札久无朋旧问,官居惟有老亲怜。

白云渺渺西江外,归雁翩翩落日边。

早晚淦头逢驿使,殷勤为我寄长篇。

(0)

北京八景·其四琼岛春云

蓬莱东望近扶桑,冉冉春云接下方。

隔水楼台通御气,半空草树发天香。

花间驻辇霓旌湿,海上传书鹤梦长。

映日龙文还五色,殿头常得近清光。

(0)

和答庶吉士杨之宜就柬宗豫大学士士奇谕德及翰林诸同志·其三

都门翘首思如飞,万里乡山入望微。

久客情怀随处好,故人书札近来稀。

江南落日孤云远,旅馆西风一雁归。

昨寄黄庭缄远意,使来应想达京畿。

(0)

题兰谷

种兰在幽谷,清绝少人过。

香露侵衣润,光风拂席多。

瑶琴无俗韵,澧浦有遗歌。

芳室薰融久,应知德不磨。

(0)

岁暮祀太庙斋宿翰林奉简胡杨二学士·其三

五城风雪暮,万里属残年。

话旧情偏洽,论诗席屡前。

禁钟人语静,高阁漏声传。

未有归田计,聊歌桂树篇。

(0)

追和学士胡公秋日同陪驾重游太液池·其一

太液临仙岛,微凉动早秋。

雨馀芳树静,岸远杂花稠。

鱼跃冲波外,鸥眠近水头。

词臣叨宠渥,载笔重追游。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