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所思,所思劳实多。
以人而治人,执柯还伐柯。
师古贵师意,循迹徒舛讹。
截趾适厥屦,匪愚之谓何。
君子有所思,所思劳实多。
以人而治人,执柯还伐柯。
师古贵师意,循迹徒舛讹。
截趾适厥屦,匪愚之谓何。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君子有所思行》系列中的第三篇。通过“君子有所思”这一主题,诗人探讨了君子在思考与行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遵循传统的同时,避免盲目模仿和错误的路径。
首句“君子有所思,所思劳实多”,开篇点明君子会深思熟虑,思考的内容往往繁复且深刻。接着,“以人而治人,执柯还伐柯”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君子在治理他人时,不仅要遵循先例(“执柯”),还要勇于创新(“伐柯”),即既要尊重传统,也要敢于突破传统,寻找更适合当前情境的方法。
“师古贵师意,循迹徒舛讹”强调了学习古代智慧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意图,而非机械地复制过去的模式,以免陷入错误的理解或操作中。最后,“截趾适厥屦,匪愚之谓何”以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不应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相似,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否则即使看似聪明,也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弘历对于君子行为准则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变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