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补阑空,泉随径转。幽栖好个閒庭院。
百年乔木晋人家,清风吹得红尘断。
翠合无痕,凉生不暖。何须脱帽看诗卷。
月明仙鹤又飞来,松花松子琴床满。
石补阑空,泉随径转。幽栖好个閒庭院。
百年乔木晋人家,清风吹得红尘断。
翠合无痕,凉生不暖。何须脱帽看诗卷。
月明仙鹤又飞来,松花松子琴床满。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词人吴藻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隐居画面。"石补阑空,泉随径转",通过石头修补的栏杆和潺潺流水,展现出庭院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幽栖好个閒庭院",表达了词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
"百年乔木晋人家",以百年老树寓言世事沧桑,晋人之家暗指古代高士之风,暗示词人追求的是高尚的精神境界。"清风吹得红尘断",清风拂过,仿佛能吹散世俗的纷扰,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翠合无痕,凉生不暖",描绘了环境的清凉与宁静,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只有自然的舒适。"何须脱帽看诗卷",表达出词人无需世俗礼节,只需在这样的环境中静静地欣赏自然与诗书。
最后两句"月明仙鹤又飞来,松花松子琴床满",以月光、仙鹤和松花松子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仙境,以及词人悠然自得的琴声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流露出词人对闲适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