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发东郭,初夜转西城。
寺阁疏钟动,渔村远火明。
苍茫林霭灭,扑漉水禽惊。
渐喜吾庐近,遥闻过埭声。
斜阳发东郭,初夜转西城。
寺阁疏钟动,渔村远火明。
苍茫林霭灭,扑漉水禽惊。
渐喜吾庐近,遥闻过埭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归家途中的景象。"斜阳发东郭"写日落时分,船从东郊启程;"初夜转西城"则暗示夜幕降临,航向逐渐转向西方。"寺阁疏钟动",远处寺庙的钟声悠扬,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渔村远火明",渔村的灯火在黑夜中闪烁,显现出人间烟火气。
"苍茫林霭灭",树林与暮霭交织,景色变得模糊而深沉;"扑漉水禽惊",水鸟因船只经过而受惊,动态生动。最后两句"渐喜吾庐近,遥闻过埭声"表达了诗人接近家乡的喜悦,能听到渡口的嘈杂声,那是熟悉而亲切的乡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展现了诗人归乡路上的所见所感,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富有诗意。陆游的笔触细腻,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平林春鸠鸣,茶人闻曙戒。
植杖循青畦,霄晴涤余蔼。
俯仰极天泉,所思竟谁在。
感公推至心,生平无殊快。
旁语及家事,久隐苦穷隘。
古有苏云卿,食圃于不贷。
更语及神仙,低徊若深慨。
古有许旌阳,忠孝垂当代。
仲君抱奇质,叶药起沉瘥。
浩然鸾鹤情,遂欲游方外。
吁嗟世风下,黄虞邈难逮。
谡谡松崖吹,仿佛留清籁。
不著千狐腋,便跨千金鞍。
此乐何足道,最忆心所欢。
老作广陵客,半岁别江干。
南烹爱鱼虾,西馔列脯肝。
困坐蹇驴背,腰脚失轻安。
上党天下脊,望远路漫漫。
对此重离别,亟归腊已残。
妇卧牛衣中,泪不为汝弹。
儿恐复却去,兴不为汝阑。
念我故人面,秉烛须细看。
故人喜我至,谈深酒屡寒。
我爱兽炭红,顿忘斤力殚。
博雅侍御公,邀过同盘餐。
谓言吾弟宅,虽无杜位宽。
与君同守岁,勿负良会难。
请看雌雄剑,既合谁不叹。
留客无奇策,何以免疲单。
但愿泥滑滑,后土无寸乾。
剑台北望得双峰,巍然耸出青芙蓉。
彼此相依殊回绝,参差并峙何玲珑。
枯藤屈曲蟠其上,仰看体势如虬龙。
径仄岂容樵牧至,石高时见云霞封。
就中瀑布倚空泻,淙淙声应千林松。
游人到此奇绝处,顿令洞目开心胸。
倚树徘徊不能去,泠然暮色无行踪。
青沟此去知不远,禅关未见先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