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
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
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
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
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
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
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联“昨冬不寐苦夜永,此月新弦喜昼长”,对比了冬日的漫长夜晚与春月的白天,表达了从冬至春的转变带来的喜悦与期待。冬夜的漫长让人难以入眠,而春月的新弦(即新月)则让人欣喜于昼长夜短的变化。
颔联“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还未完全变绿,但寒食节已过,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槐树的嫩芽初现,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颈联“西池蝌蚪愁将动,北地鞦韆影不忘”则通过蝌蚪即将活动和鞦韆(秋千)的影子,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蝌蚪在水中跃跃欲试,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生长季节做准备;而鞦韆的影子虽不在,但其象征着人们在春天里享受户外活动的欢乐情景。
尾联“描写姬姜三百句,白鱼尽饱小巾箱”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三百句的描述,意味着对春天的景物进行了详尽的描绘;白鱼尽饱,可能是指鱼儿在春天的丰富水草中得到充分的滋养;小巾箱则可能是诗人随身携带的小册子,记录下了春天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
十日狂风,都断送、杏花红去。
却是有、海棠枝上,一分春住。
桃叶桃根浑未觉,樱桃杨柳成轻负。
强尊前、抖擞旧精神,谁能许。
时不再,欢难屡。
心未老,杯频举。
尚不妨领略,登临佳处。
山接武陵余胜气,江吞大别仍东注。
叹圣贤、功业与江山,无今古。
潜藩报政,玉座勤深眷。
假节上青霄,正霜风、轻寒翦翦。
天香怀袖,凝燕得从容,占喜色,送新声,潋滟金荷满。
趣装入相,盛事应重见。
尽待苦留连,怕九重、兴思见晚。
休文未老,金带称围腰,丹禁密,凤池深,不但长安远。
老来生日,渐觉心情懒。
卯酒带春酲,更昨来、东风已转。
衰颜易改,不用看传神,欢意浅,酒肠慳,孤负深深劝。
浮云富贵,本自无心羡。
金带便围腰,也应似、休文瘦减。
君恩未报,何日赋归欤,三径乐,五湖游,趁取身强健。
晓来密雪如筛,望中莹彻还如洗。
梅花过了,东风未放,满城桃李。
碎翦琼英,高林低树,巧装匀缀。
更江山秀发,田畴清润,满眼是、丰年意。
谁念危楼独倚。
共飘零、茫茫天外。
毫端句涩,杯中酒减,欢情难寄。
天为凄凉,暂时遮尽,黄茅白苇。
但神州目断,珠宫玉阙,缈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