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
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
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
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
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
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
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
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
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
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
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别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某一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接着,“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飘”反映了诗人家庭贫困,无固定的职业,每个人都在外漂泊。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这里的“执板”可能指的是担任某种职务或责任,而“淹时心恐惶”则表达了长时间以来内心的恐慌和困惑。
然而,当诗人请求留下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悲伤,也体现了他与亲人分别时的无奈。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水波荡漾,船只渐行,彼此只能在远处相望。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早晨感到痛苦:“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这是对即将面临的孤独旅途的无奈和忧伤。
接着,“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可能是指某次旅行后感受到了清凉的海洋气息。诗人随之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这是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感。
在最后几句,“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显示了即使被迫离开,但内心深处的情感是不会忘记的。诗人期待着某一天能够与亲人团聚:“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这里的“举翼鸣春阳”可能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常有的离别之痛和乡愁之情。
新堂生虚明,未悟追隐吏。
无乃隐非时,唯应喧可避。
移花莫伤根,种竹不改翠。
床中置素琴,亦见陶潜意。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绤,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赤羽异蒿鴳,来自东夷国。
群集成皋间,翩翩皆一色。
举臆发朱砂,为瑞应火德。
穿屋彼非类,啄粟惭与食。
清声殊啁啾,所蓄每陋逼。
应当放之去,重展万里翼。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胯。
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
随风散远近,举调任高下。
我方江上来,平溜若镜泻。
悠悠经醉耳,亦足发潇洒。
苟能和人心,岂必奏韶夏。
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剐。
况其荒败迹,又亦甚裂瓦。
南箕成簸扬,寺孟咏侈哆。
我今留此诗,谁谓马喻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