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
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
上以奉慈宁,下以率九位。
惟此蘋蘩重,义不容虚置。
十行伫颁诏,百感纷萦思。
彷佛凤帏前,翻然来相慰。
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
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
上以奉慈宁,下以率九位。
惟此蘋蘩重,义不容虚置。
十行伫颁诏,百感纷萦思。
彷佛凤帏前,翻然来相慰。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弘历)在前往静安庄进行祭祀活动时所作,旨在表达对皇太后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并预示着中宫即将迎来新的册封典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庄重的仪式感。
首句“鸾车邈仙踪,彤管垂思媚”,以鸾车象征皇家出行的庄严与神圣,而彤管则是古代记录政事的工具,这里用来表达对皇太后的思念与敬意。接下来,“齐眉予夙愿,续弦谁所致”则表达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怀念,以及对皇太后的地位和影响的肯定。
“上以奉慈宁,下以率九位”说明了皇太后的地位之高,不仅对上能体现慈爱与安宁,对下也能引领国家的各个层面。接着,“惟此蘋蘩重,义不容虚置”强调了皇太后的地位与责任的重要性,不能有任何疏忽或轻视。
“十行伫颁诏,百感纷萦思”表明了皇帝在准备发布诏书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最后,“彷佛凤帏前,翻然来相慰”则描绘了皇帝在皇太后的庇护下感到的安慰与安心,体现了深厚的君臣关系与家族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庄重的仪式感,展现了乾隆皇帝对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预示了国家即将迎来的重要庆典。
买陂塘旋栽杨柳,新来已见成务。
小山丛桂人如玉,何用为云为雨。怀北渚。
怅渺渺予怀,目断游龙屿。凭谁寄语。
正宋玉悲秋,桓温种木,妨我远游趣。
西风劲,一鹤横空何许。匆匆月又南吕。
崇台迥出云霄里,好是登高题句。时载醑。
却不似香山,泪落琵琶谱。无多让古。
有黄菊青松,寒香晚节,吾不负吾圃。
经济才难,升平事了,喜公亲见唐虞。
精神如画,风节凛云衢。
回首岩岩钜望,更须问、山斗何如。
还知否,三朝旧德,眷倚在吁俞。
高情谁得似,诗中元亮,易里尧夫。
便萧然忘却,玉带金鱼。
此意君恩亦许,三二日一到中书。
公无倦,长开寿域,四海一蓬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