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胄监,礼乐攸司。祭酒长之,师氏贰之。
明天子作,我民□极。何以播教?师氏有职。
惟明天子,惟烈祖是,因烈祖始。
受命肇立成均,天子戾止。作尔多士,多士济济。
惟天子使,曰若康公,穆穆雍雍。
多士济济,惟言来从。天子问道,其言如钟。
天子广化,其德如风。维桢作颂,配于乐工。
赫赫胄监,礼乐攸司。祭酒长之,师氏贰之。
明天子作,我民□极。何以播教?师氏有职。
惟明天子,惟烈祖是,因烈祖始。
受命肇立成均,天子戾止。作尔多士,多士济济。
惟天子使,曰若康公,穆穆雍雍。
多士济济,惟言来从。天子问道,其言如钟。
天子广化,其德如风。维桢作颂,配于乐工。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为送别康司业而作,内容主要描绘了对教育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天子重视教育的赞美。首句“赫赫胄监,礼乐攸司”赞扬了司业在礼仪音乐方面的权威和职责。接着,诗中提到祭酒与师氏的辅佐,象征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有序。
“明天子作,我民□极”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尊崇,认为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得到了最好的教化。“何以播教?师氏有职”强调了教师的重要角色,他们是传播知识的使者。
“受命肇立成均,天子戾止”描述了教育机构的建立,天子亲自参与,显示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尔多士,多士济济”则赞美众多才华横溢的学生,他们聚集一堂,充满活力。
“惟天子使,曰若康公,穆穆雍雍”进一步赞扬康司业的贤能和威仪,他的言行如同康公一般,庄重而和谐。“多士济济,惟言来从”描绘了学生们听从教导,积极求学的场景。
“天子问道,其言如钟”和“天子广化,其德如风”则象征着天子的智慧和德行,犹如钟声般深沉有力,又如春风般温暖广大。最后,“维桢作颂,配于乐工”表明杨维桢以诗歌的形式,将这些赞美融入音乐,使之成为永恒的颂歌。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康司业的个人赞扬,也是对教育事业的礼赞,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对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