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将难言勇,迂儒敢论文。
高堂垂白发,蹇足阻青云。
僮仆厌贫父,文章叹命迍。
授衣时节近,灯火又相亲。
败将难言勇,迂儒敢论文。
高堂垂白发,蹇足阻青云。
僮仆厌贫父,文章叹命迍。
授衣时节近,灯火又相亲。
这首诗《下第》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落第士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败将难言勇,迂儒敢论文”,开篇即以“败将”自比,虽败而不失其勇,虽迂而敢于探讨学问,巧妙地揭示了诗人的坚韧与自信。接着,“高堂垂白发,蹇足阻青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年迈父母的期盼与自己仕途不顺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深感和对功名的渴望。
“僮仆厌贫父,文章叹命迍”则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对落第士子的冷漠态度,以及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慨。最后,“授衣时节近,灯火又相亲”两句,以季节更替象征时光流逝,灯火相伴则寓意着孤独与坚持,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读书学习,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深刻反映了古代士子面对科举失败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对家庭、社会和未来的深切关怀。
仁圣垂文在,虚空日月悬。
陵迟追哲匠,宗旨发幽诠。
法受诸侯请,心教四子传。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顾我从今日,闻经悟宿缘。
凉山万里去,应为教犹偏。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
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
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