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林元质侍郎赴宣城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阶接武侍凝旒,岁晚同寻洛社游。"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景。“玉阶”、“武侍”等字眼给人以尊贵宁静的感觉,而“岁晚同寻洛社游”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共同享受着岁月带来的悠然自得。
"骑竹小儿迎辄去,戴花老监挽难留。"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的情景。“骑竹小儿”形象鲜明,“戴花老监挽难留”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班春行李那容缓,亭午前茅盍少休。" 这两句描绘出朋友即将启程的情景。“班春行李”给人一种准备远行的忙碌氛围,而“亭午前茅盍少休”则透露出旅途中的辛劳和匆忙。
"造物殷勤爱公处,傍无妙丽护衣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所在之地的赞美以及希望他能得到那里人们的喜爱与保护。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送别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将游昆瑶圃,紫海暂周旋。
泥水误污素,涤浣向虞渊。
朝发方及夕,倚闾忽经年。
念此心怆恻,华池未可前。
长揖诸仙众,归卧白云边。
战城南,死河北,河鱼上食乌意逼。
为鱼谓乌,莫竞微躯。
城东新战斗,尸尸枕藉尽肥腴。
飞骑出没,残兵计谋。敌踪今暂远,功赏可尸求。
尸莫守,泣冤燐,闭腐口。
愿乌相食先自首,首蒙贼名安可朽。
生负国恩,死为人冒功。兵言何伤,尸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