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祖陵震惊矢愤》
《感祖陵震惊矢愤》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群凶甘不赦,上逆在天灵。

瓜瓞千年地,旄头一夜经。

风云忘护呵,神鬼不遑宁。

坐令熊罴没,何堪草木腥。

同仇真刻骨,小丑尚藏形。

率土王臣义,枕戈各涕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感祖陵震惊矢愤》,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和对敌人的强烈愤慨。

首联“群凶甘不赦,上逆在天灵”开篇即点明了敌人的罪行与叛逆,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恶行的愤怒之情。“瓜瓞千年地,旄头一夜经”则以历史的长河与夜空中的星象为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与敌人的猖獗,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长久稳定的期望。

颔联“风云忘护呵,神鬼不遑宁”进一步描绘了敌人肆虐的景象,风云失色,神鬼不安,形象地展现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和对国家的威胁。接着,“坐令熊罴没,何堪草木腥”两句,通过熊罴(猛兽)隐匿和草木腥臭的描写,再次强调了敌人的狡猾与残暴,以及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破坏。

颈联“同仇真刻骨,小丑尚藏形”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团结的坚定信念,即使面对看似微不足道的敌人,也不能掉以轻心。最后,“率土王臣义,枕戈各涕零”表达了诗人对全体王臣共同守卫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感,以及在面对国家危难时,每个人都会流下泪水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饱满,语言激昂,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其对正义与忠诚的坚守。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手法,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悲壮的氛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愤慨。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王将军过访不值次日遣信相闻走笔四韵代东时方拜总戎之擢而余寄居胡氏园芍药盛开故诗句云云

高空遥望碧云残,细雨萧萧一径寒。

小队朱旗频出郭,元戎金印乍登坛。

双龙色照芙蓉匣,驷马光生芍药栏。

为报主人林竹在,天风晨夕候飞鸾。

(0)

狄明叔后房姬侍甚都而新畜小鬟十馀合奏南剧尤为宾客艳慕先是余未及睹特此讯之

十斛明珠燕子楼,白樱桃下最风流。

争誇静婉腰围细,每忆娇娆态度柔。

买处赤绳频系足,歌来红锦半缠头。

龙钟定远龟兹外,底事当年笔浪投。

(0)

彭城晚泊蔡别驾载酒驿庭话旧蔡以前西安令迁淮上署篆于徐

一尊何处慰穷愁,清夜前除问蔡侯。

露冕中原新政绩,鸣琴南国旧风流。

波声淮海环公署,山色徐方照郡楼。

明发可堪挥手恨,青帆遥溯大河流。

(0)

曾方伯过访寓中奉赠

婺水分符接画桡,声名八咏共岧峣。

纵横彩笔留三洞,灿烂双旌驻六桥。

拥雾薇花燕阙近,参天棠树越城遥。

酬知未和休文曲,独把干将剑色摇。

(0)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十六

一疏东南卧草亭,自将游屐卧沉冥。

丹霞蔽日攀林屋,白露横天汎洞庭。

角里携家迷故迹,灵威入穴辩遗铭。

泠然一梦乘风去,怅望吴峰立翠屏。

(0)

再挽王长公二十首·其八

弱冠中原结驷行,朝阳争睹凤皇鸣。

朱弦万古回长夜,彩笔三朝擅大名。

座上雪花凌楚泽,垆头虹色贯秦城。

为知兜率迎新帝,不向遮须问旧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